索引号 | 5304002021128998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1-09-28 |
聚焦党代会报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中国共产党玉溪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全面实施“绿色发展、工业强市、共同富裕”核心战略,全力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奋力谱写玉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经济社会发展“5577”总体思路,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我们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2020年达到2058亿元,9个县(市、区)生产总值均突破百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0∶42∶48,非烟经济比重从66%提升到79%,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76%。卷烟及配套产业巩固提升,“云南绿色钢城”启动建设,矿冶及装备制造业产值实现翻番,外向型农业发展百强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农产品出口连续14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市旅游收入增长3倍,生物医药、现代物流、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引导设立6个驻外商务代表处,引进市外国内资金年均增长14%。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改革创新厚积成势
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以改革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55项国家级、80项省级重大改革试点落地见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国务院表扬,殡葬改革“玉溪经验”获国家部委肯定,全省首个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成效,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等稳居全省第二,沃森13价肺炎疫苗获批上市,赛灵药业恒古骨伤愈合剂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蓝晶科技获云南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建成云南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荣获“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创新城市”称号。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6%。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改善城乡面貌。加快“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建制村公路硬化率、通客车率、通邮率均达100%,玉磨铁路玉溪段即将建成通车,玉溪至北京旅游列车、至郑州和杭州动车组开通;光纤宽带和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5G基站1880个;全域现代化水网启动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群)基本覆盖全市城区。高铁新城建设、城区主干道畅通、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等步伐加快,红塔区、元江等5个县(区)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戛洒入选全国特色小镇,获评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全市城镇化率达5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42125元、16835元,比值从2.7下降到2.5。深入实施“百千”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澄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国务院嘉奖。基本实现城镇“零门槛”落户。
民主法治有序推进
我们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各方力量干事创业。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制定森林防火、革命遗址保护等5部地方性法规。支持政协依章程履行职责,“1+3+N”协商平台和“协商在基层”工作试点取得成效。爱国统一战线持续巩固壮大,工青妇、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和老干部作用进一步发挥。推动全市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平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平安玉溪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成效显著,荣获“长安杯”。依法治市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圆满完成。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巩固发展,连续五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
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我们坚持守正创新,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玉溪故事、玉溪声音在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得到多元展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富有成效,启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澄江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县乡文化站馆实现全覆盖,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开馆。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市,通海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8个剧(节)目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聂耳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位居全省前列。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我们坚持为民初心,加快推进“七大民生工程”,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12.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乡镇、19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4.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高于全省5.3、3.6、4.9个百分点,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目标。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全覆盖,全市人均寿命达78.68岁。全面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机制有效落实,积极驰援湖北保卫战和我省边境州市抗疫工作。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入选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上。育幼养老、住房保障、防灾减灾等能力得到加强。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我们坚持生态立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三湖”保护治理,全面启动“湖泊革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星云湖水质实现脱劣。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加快建设“森林玉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4.06%。生态创建持续推进,3个县、66个乡镇获国家和省生态文明创建命名。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从1.7吨标煤降至0.7吨标煤。长江流域“三磷”整治通过国家验收。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我们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推进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成功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圆满完成县乡党委和村级组织换届。完成4280个党支部达标创建,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最佳案例。推行政治和廉政“双鉴定”,强化“四类”干部选拔培养。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百千万人才计划”有力推进。改进工作方法,组织开展了9个县(市、区)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推动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深化了市情认识,增强了发展信心,提升了执政能力。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深入开展“肃流毒、除影响、清源头、树正气”专项行动,坚决肃清白恩培、秦光荣等流毒余毒影响,深化罗应光等案件以案促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
加快玉溪的发展,关键在于做到“五个必须”
回顾五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加快玉溪的发展,关键在于做到“五个必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遵循意识、执行意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立足全国全省大局办好玉溪的事;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扛牢扛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玉溪之变”,不断提升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新时代玉溪干部队伍。
清醒认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短板
回顾五年的实践,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短板,主要是:产业结构不优,工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培育不足,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不畅;重大项目储备不足、转化率低,生产性投资占比不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三湖”保护治理形势十分严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强,环境保护压力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短板不少;管党治党存在薄弱环节,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有待加强,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服务意识、工作标准、专业素养、担当精神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等等。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夕惕若厉,不断巩固成绩,解决突出问题,奋力开创玉溪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阅读: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2022年) 2023-01-28
- 我市全力推进春耕备耕工作 2025-03-14
- 向实效聚焦 以实干开路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战实践中笃定前行——访华宁县委书记李永聪 2025-03-13
- 我市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2025-03-12
- 通海蓝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露:让家政从业者有尊严地工作 2025-03-12
- 红塔区委召开巡视整改工作专题会议 2025-03-12
- 落实举措抓实工作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5-03-07
- 听民意 汇民智|倾力打造沟通交流“直通车”,2025年旁听全国两会工作这样开展 2025-03-07
-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解读报告新部署 2025-03-07
- 倾力打造沟通交流“直通车”,2025年旁听全国两会工作这样开展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