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23644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03-07 |
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玉溪这样干
迈进2019年,玉溪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紧扣推进“两型三化”、打造“三张牌”和“六个走在全省前列”要求,围绕“5577”总体思路和“四带多园”发展布局,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着力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确保非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工业投资增长10%,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0%,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00%,推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聚力“两型三化”
推进高质量发展
今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将以构建“两型三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向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为抓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迭代更新、转型升级,破解结构性矛盾。
突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定新一轮技术改造计划,推动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实施“百千万人才计划”,构建刚性引才与柔性聚才有效融合机制。年内新认定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户以上。
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打造区域带动性强的知名企业和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围绕重点产业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抢占市场制高点,提升企业形象。
突出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企业技改步伐,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市场拓展,重塑品牌价值形象,巩固提升卷烟及配套产业。以建设“云南绿色钢城”为抓手,抓好钢铁企业产能置换升级改造,力争矿冶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
推动骨干药企核心产品产业化,力争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5%。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力争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25%。
突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绿色制造体系,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不断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聚力项目建设
打造“三张牌”
今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将紧扣打造“三张牌”要求,抢抓机遇、突出重点,紧盯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强化招商引资,促成项目落地建设,确保全年工业投资增长20%,着力改变投资支撑不足状况。
突出抓牢重大项目,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库,扎实推进省级“三个一百”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和市级100个新一轮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强化、协调服务,形成项目推进全程服务机制。建立重大项目专报制度,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建设。
紧扣打造“绿色能源牌”,抓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支持红塔工业园区建设光电子产业园,建设高新区龙泉片区绿色能源特色制造区。
紧扣打造“绿色食品牌”,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壮大“烟菜花果药畜”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第一、二、三产业以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紧扣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规划建设医护产业园、印度仿制药产业园,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突破。聚焦植物药和疫苗,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检测服务中心、纳米美颜、干细胞、马免疫球蛋白治疗性抗体等项目建设,推动重点企业核心产品产业化。
聚力“两化”融合
发展数字经济
今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将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玉溪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着力促进“两化”融合,建设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示范区和创新中心。
立足打牢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发展意见和行动计划,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探索建立评价体系和统计暂行办法,加强运行监测。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通信网、IPV6推广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5G试点。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和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优质信息化企业落户玉溪。
立足促进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加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建设,推进高新区智能终端制造项目建设。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提升电子商务、旅游文化、传媒广告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培育壮大数字服务经济体,推进网络安全服务、大数据外包加快发展。
立足促进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应用,加快政府部门数字资源互联共享,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改革,推动证件办理、证明出具、小额贷款发放等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公共服务数字化,提高教育、医疗、养老、交通、民政等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智慧玉溪”建设。
聚力改革开放
打好“三大战役”
今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民营、园区、县域经济齐头并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紧扣提升民营经济总量和质量,坚决贯彻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着力破解“市场冰山、融资高山、转型火山”,持续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民营“小巨人”培育工程,年内新增认定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8户,培育“小巨人”企业50户,确保全市民营经济实现两位数增长,民营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8%左右。
紧扣提升工业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园区整合、重组、转型、提升,统筹推进“多规合一”,明晰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强化园区产业培育,高新区完成签约、开工、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红塔、易门园区各新增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个,其他园区各新增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全市各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0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
紧扣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强化县(区)主要领导谋划产业发展、主抓企业扶持、加强财源建设的责任。集中有限资金扶持发展前景广、税收贡献大的企业,扶优扶强100户重点企业,力争所有县(区)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红塔区突破700亿元。
聚力要素保障
确保工业稳增长
今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将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抓手,全面强化要素保障,筑牢工业经济稳增长基础。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各级要进一步确立工业经济“一把手”工程意识,压实目标责任,抓好政策落地见效,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全省前列。
强化稳增长首要任务就是稳烟草的意识,紧紧抓住卷烟产品结构调整和销售特别是高端产品销售两个关键环节,着力在原料配方、减害降焦、新型烟草制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升红塔品牌影响力、辐射力、控制力。
强化稳增长重要任务就是稳原料工业的意识,要在提升优化上下功夫,持续推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要围绕主导产品,实施精准招商,加快形成产业聚集,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省、市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同时,要密切跟踪政策实施效果,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要加强运行分析调度,研究解决园区建设、项目推进、纳规入统等重点工作,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要进一步压实县(区)责任,抓好支撑性指标落实,集中有限资金扶优扶强,加大对困难企业的精准帮扶力度,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实现“开门红”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玉溪日报记者 唐文霖 普琼)
相关阅读:
- 玉溪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法律顾问选聘服务项目竞争性比选公告 2025-04-02
- 全市高质量发展暨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会召开 2025-04-02
- 大树社区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2025-04-02
- 红塔区推动基层减负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5-04-02
- 胡江辉调研澄江产业园区项目发展情况 2025-04-01
-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访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解永辉 2025-04-01
- 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推动玉溪高质量发展——访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方灵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