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0112459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0-01-21 |
五垴山村:“种”出来的幸福生活
依靠蔬菜种植,五垴山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冬日清晨的五垴山村在暖阳下显得宁静、祥和。1月18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五垴山村,整齐漂亮的楼房、广阔的菜地、绿意盎然的蔬菜……这是五垴山村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五垴山村地处通海县城东北端,是杨广镇一个偏远的山区村,也是全县海拔最高的村庄。该村共有681户2447人,人口居住分散、海拔高气温低、水资源匮乏等因素制约着该村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通过发展蔬菜种植,该村村容村貌发生巨大改变,村民生活日新月异。截至2019年底,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4259万元,人均纯收入17552元。
五垴山村4组村民邓中堂今年44岁,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邓中堂告诉记者,由于父亲去世得早,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每年的收入也就1万多元,住的是用空心砖建成的农房,遇到刮风下雨天,时常出现漏水、透风等现象。2018年,政府出资为他们建新房,现在的房子有70平方米,4个房间宽敞明亮,自己与妻子栽种菜花、甘蓝、豌豆等,2018年实现毛收入7万元,2019年因天气原因收入略有下降,但总的来说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为了方便种植蔬菜,去年邓中堂花4万多元买了一辆农用车,天晴时用车拉水浇菜,蔬菜上市时则拉菜到冷库或蔬菜市场去交易。“我属于再婚家庭,家里有三个孩子,大的在广州打工,两个小的在读初中,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种菜,给在外打工的儿子盖幢结婚的房子;小的这两个孩子希望他们好好读书,长大才有出息。”邓中堂对未来充满希望。
今年52岁的王定友也是五垴山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王定友家也靠种植蔬菜成功脱贫,并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现在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我和老伴每年靠种菜有2万多元的收入,政府还帮盖了房子,再过几天小孙孙就要出生了,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王定友说,快过年了,他已为自己购置了新衣服、新鞋子,接下来就该采购年货了。
村民吕兰家的15亩菜地上种满了豌豆、甘蓝、大白菜等蔬菜。当天上午,吕兰的丈夫拉着2吨多甘蓝到冷库去卖。据她介绍,蔬菜市场行情好时,豌豆可卖8元/公斤,甘蓝2元/公斤,一年下来,可获得毛收入十多万元。除了种植蔬菜,吕兰还在村卫生所上班,丈夫也在农暇时到县城冷库打工,每天有100元收入。在夫妻共同努力下,2014年,全家由土木老房搬入300平方米的三层小洋房,还购置了一辆农用车与面包车,方便蔬菜运输,去年又新添了一辆10多万元的小轿车。“把蔬菜种好,让老人颐养天年,让孩子到城里读书,享受更好的教育。”吕兰脸上满是憧憬。
据五垴山村委会主任管家许介绍,五垴山村共有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实现脱贫。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全村80%以上的农户靠种植蔬菜建起了楼房,有三四户农户年毛收入可达40至50万元,大部分农户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现在,五垴山村的蔬菜已远销北京、广州等地,还出口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玉溪日报记者 黄思敏 曾梦琪 史桦 实习生 李桐 文/图)
相关阅读:
- “三强五微”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易门县浦贝乡阿姑村 2025-03-11
- “三强五微”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易门县浦贝乡阿姑村 2025-03-11
- 学习插花技艺感受幸福生活 2025-03-10
- 江川一中食堂食材供应商采购项目(二次)—第二、三、五标段废标公告 2025-02-26
- 五部门部署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2025-02-20
- 从百分之五增长看定力与信心 2025-02-13
- 玉溪技师学院、玉溪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大宗物资采购项目(五标段)更正公示 2025-02-07
- 玉溪技师学院、玉溪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大宗物资 采购项目(五标段)成交公示 2025-02-05
- 更大力度的国家补贴来了、810亿元资金已下达……五部门最新发声 2025-01-09
- 深山种出“金果果”托起群众致富梦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