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8695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10-08 |
澄江县:厚植绿色底蕴 加快绿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澄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建生态、抓项目、促发展、惠民生,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相继获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11个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等10个国家和省级试点。自云南省实行26个生态功能区县绩效考核以来,澄江县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名列第一。
2018年,澄江县实现生产总值100.3亿元,增长13.1%,突破百亿元大关,县域经济晋升全省十强县;固定资产投资120.5亿元,增长1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亿元,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3亿元,增长2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亿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74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6元,增长9.7%。2019年上半年,澄江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40.4亿元。
在生态建设中求发展
抚仙湖一隅
70年来,澄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澄江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谆谆嘱托,始终把抚仙湖保护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严格按照“保护第一、治理为要、科学规划、绿色发展”的思路,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山湖同保、水湖共治、产湖俱兴、城湖相融、人湖和谐。
“十二五”期间,澄江县累计投资35亿元实施了生态修复、流域截污治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5大类30个项目。“十三五”以来,澄江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实施一系列抚仙湖保护治理措施。2019年重点实施一次性生态移民搬迁、一次性“森林抚仙湖”建设、一次性截污治污全覆盖“三个一次性”工程。当下,抚仙湖总体保持Ⅰ类水质,被纳入全国首批8个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湖泊,入选国家重点支持生态良好湖泊名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并在2016年全国81个水质良好湖泊的绩效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多年来,澄江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推进抚仙湖流域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高标准、高水平编制《抚仙湖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澄江县抚仙湖流域控制性环境总体规划》,合理划定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实现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等“多规合一”。大力实施“四退三还”,退出一级保护区农田8400亩、鱼塘493亩;建成人工湿地34块2820亩、湖滨缓冲带7425亩、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7.85公里。工矿企业全部退出抚仙湖径流区。实施抚仙湖环湖3万余人生态移民搬迁,已完成8274人搬迁安置,其余2.2万余人搬迁工作已全面启动。
2017年12月4日,澄江县启动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先后完成三个阶段158项问题整改,完成22家中央和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16户私营企业全部退出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完成抚仙湖径流区餐饮住宿专项整治1544户,其中关停153户;实施耕地休耕轮作,累计流转土地8.6万亩,大力种植蓝莓、荷藕、油菜、生态烟叶等高原生态农业,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关闭搬迁规模畜禽养殖1090户138万头(只),退出水产养殖1275亩;加快推进15.17万亩“森林抚仙湖”建设;全力推进全流域418个村落农村污水处理及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目前,澄江县正在全力推进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第四阶段17项问题整改。
与此同时,澄江县还坚持基层党建与抚仙湖保护治理双推进,以“高原湖泊卫士”行动为统领,全面深化新时代“仙湖卫士”行动,形成了党建带群建,党员群众齐参与的抚仙湖保护格局。当前,在抚仙湖径流区122个河湖库区,建立省、市、县、镇、村5级河长责任体系,已实现抚仙湖流域河长制全覆盖;在澄江县城建成区划分为7个片区68个网格,已形成县、镇、村、组四级联动网格管理体系;在澄江县域52座山建立山林长制责任体系,落实建林护林责任。
于绿水青山中谋幸福
大力发展高原生态农业
70年来,澄江县坚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县域经济在全省排名持续攀升,闯入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
1952年,澄江县全县生产总值仅为752万元,到2018年突破100亿元,增长1329倍;人均GDP由102元增加到5.5万元,增长538倍;固定资产投资由1953年的3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20.5亿元,增长40.16万倍;地方财政收入由1953年的99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25.7亿元,增长2595倍;地方财政支出由1952年的5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41.3亿元,增长7380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144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24.9亿元;人均购买力由20元增加到13700元,增长68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8196元增加到2018年的38274元,增长4.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33元增加到2018年的15236元,增长461倍。
多年来,澄江县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全面小康目标,把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摆在最优先的位置,持续抓好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2013年至2018年,澄江县民生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11.16亿元增加到27.25亿元,八项支出由8.01亿元增加到22.1亿元。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累计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97户725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8%。累计建设2G、3G、4G基站994座,传输光缆8500余公里,县城、主要景点、重点区域及主要交通干道4G信号全覆盖,固定电话安装户数6535户,互联网宽带用户3.827万户,移动电话使用15.737万户。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卫生机构由1952年的3个增加到2018年的75个,中山大学合作办医项目稳步推进,抚州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与澄江一中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澄江二中易地迁建项目投入使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关索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0年来,澄江县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点,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78.4∶1.1∶20.5调整为2018年的11.8∶31.6∶56.6。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澄江县把准抚仙湖保护和“三农”工作结合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马房村、左所等一批特色田园综合体投入使用,小湾村入选省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试点,玉溪庄园获国家级旅游生态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称号,木森庄园、玉溪庄园、大樱桃庄园获省级精品农业庄园认证,“澄江藕粉”“澄江藕”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抗浪鱼跻身云南四大名鱼之列。
70年来,澄江县交通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公路通车里程由1952年的23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1164公里,增长51倍;呈澄高速、昆明绕城高速东南段、中山大道和梁王河、仙湖路改扩建等项目相继建成通车;九村立交枢纽、澄川高速等项目稳步推进,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70年来,澄江县不断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城镇化率达53.8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3年的58.8%下降为2018年的26.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3年的57.1%下降为2018年的24%。以《抚仙湖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为统领,全面提升各项规划水平,“一城三镇八村”空间布局基本形成。此外,澄江县还获得玉溪市首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并于2019年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技术评估。目前,澄江县撤县设市工作上报国务院待批,发展潜力不断增强。
古生物化石
寒武纪乐园、广龙旅游小镇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永久落户抚仙湖畔,国际反腐败协调会议、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2019年《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等一批国际会议在澄江胜利闭幕,抚仙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等国际性赛事成功举办,抚仙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生态观光农业提质增效,蓝莓、荷藕种植规模逐步壮大,现代农业庄园、田园综合体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农旅融合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工业转型发展稳步推进,中国东南亚食品商贸仓储物流港等一批低污染、高产出项目加快推进,工业投资重点全面转型,一座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于一体的澄江县城正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步发展成型。
下一步,澄江县将继续按照“保护第一、治理为要、科学规划、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开放活县”三大战略,着力打好抚仙湖保护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和城乡一体化三大战役,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健康养生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玉溪日报记者 李丹)
相关阅读:
- 我市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8
- 我市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8
- 玉溪海关全链条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4-07
- 我市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2025-04-07
- 周建忠到峨山县调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情况 2025-04-03
- 绘就“诗和远方”新图景 添彩高质量发展画卷 2025-04-03
- 新平县召开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季度调度会 2025-04-03
- 玉溪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法律顾问选聘服务项目竞争性比选公告 2025-04-02
- 全市高质量发展暨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会召开 2025-04-02
- 大树社区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