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5573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06-18 |
玉溪烤烟生产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长期以来,玉溪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烤烟产业发展,铸就了烤烟生产的辉煌历史。近年来,面对烟叶生产“控制总量”的宏观调控政策,全市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多举措推进烤烟生产高质量发展。2018年,我市率先在全省高质量完成150.1万担烟叶收购任务,实现烟叶收购总量、烟农售烟总收入、烟叶税、烟叶收购均价和上等烟比例五项指标增长,交出了一份烤烟生产工作的优异答卷,走出了一条烤烟生产的玉溪特色之路。
保持烤烟支柱产业地位不动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烤烟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烤烟产业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三农”工作、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支柱作用,已成为越来越多干部群众的共识。
据统计,去年全市烟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0%,占农业种植业产值的15%,烟农种烟收入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11.7%。从以上这组数据可以看到,烤烟产业在全市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总收入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确保烤烟产业支柱地位不动摇,多年来,全市不断加大水源工程和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去年,我市积极协调争取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烤房1400余座;争取国家烟草专卖局水源工程援建项目、在建工程共计6件:红塔区平滩箐水库完工待验收,新平县横山水库、华宁县核桃冲水库进入收官阶段,峨山县筇川水库完成工程总体进度的三分之二,新开工建设2件,即元江县陆家店水库、华宁县小箐水库。
在脱贫攻坚方面,烤烟产业更是起着压舱石作用。从近两年烤烟提质增效助推精准扶贫的效果来看,亩均种烟收入保持在4000元左右,烟农仅靠种烟的半年收入就脱离了贫困线标准。去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种烟涉及59个乡(镇、街道)332个村(社区)7078户2.85万人,种烟贫困户交售烟叶收入2.01亿元,贫困户户均种烟收入2.8万元,贫困人口人均种烟收入达7022元。
多举措做优做强“第一车间”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好田好地种好烟、好烟好料送红塔”的思路不动摇,将原料作为企业和品牌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依托“2260”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多举措把“第一车间”筑牢在田间地头。
移栽抓“早”,中耕抓“产”。在烟苗移栽上,坚持标准、点面结合、栽管并重,不断提升移栽质量和集中度,86.6%的面积集中在谷雨至立夏节令内移栽。在中耕生产方面,围绕“田烟单产200公斤以上、地烟单产150公斤以上”目标,狠抓“增肥追肥、揭膜破膜、培土填塘”三项底线技术措施落实,66%的盖膜烟揭膜培土。
科技抓“新”,生产抓“绿”。去年全市针对烟区前作结构、土壤营养复杂的实际,创新应用“三病三虫”绿色防控措施和模块化施肥、氯离子控制、密集轮作土壤保育等技术,促进了烟叶品质不断提高。把打造绿色生态烟叶有机融入高原湖泊保护工作中,大力打造抚仙湖径流区万亩绿色生态烟区,实现烟叶提质增效,上等烟比例达79.57%,闯出了一条绿色烟叶发展之路。
同时,全市烤烟生产还全面推广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废弃物综合利用、绿色烘烤等科技措施,绿色生产技术实现全覆盖。100%应用蚜茧蜂生物防治技术,施用商品有机肥11.6万亩,回收烟田废弃地膜15万亩、农药包装废弃物5.65万亩,建成生物质燃料烤房870座、热泵烤房70座、生物质燃料生产线2条,100%投入使用,燃料自给率47.1%。
品种上抓“良”,生产方式上抓“专”。去年,全市运用K326特色烤烟品种价格上浮5%的经济杠杆,抓好品种提纯,突出风格特征,体现品种优势特色。同时,深度推进烟叶种植农机农艺融合,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五大环节实现全程专业化。大力组织专业烘烤,卧式密集型烤房投烤率提升至93.5%,专业化、商品化模式烘烤占比近70%。
以质量提升构筑玉溪烟叶新优势
近年来,全市烤烟生产着力提高烟叶质量,推动烟叶生产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多举措巩固玉溪烟叶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
全市着力稳定核心烟区,不断调优烤烟种植区域布局,进一步加大红塔烟叶基地单元的建设力度,坚决退出不适宜种烟区域,推动烤烟计划向生产条件优、烟叶质量好、种烟积极性高的烟区转移,全面提升烟叶有效供给和整体质量,实现高端特色烟叶原料供应恢复性增长。
去年,我市围绕创建“三湖”径流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目标,高质量建设抚仙湖径流区高端烟叶生产先行区、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区、绿色烟叶生产展示区、烟叶生产标准化管理引领区,加快创建“三湖”流域高端原料基地,构建生态优越、品质优良、集中连片的优质烟叶产业带,把烟区打造成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典范。
同时,全市烤烟生产还以提质增效为发力点,坚持科技兴烟,大力推行标准化、均质化、绿色化、有机化生产,围绕红塔集团需求,抓实K326特色烤烟品种种植面积,抓好“2260”高端特色烟叶开发和千亩连片示范样板建设,提升烟叶原料保障能力,各县(区)在烤烟生产上亮点频出。
江川区以质量为核心,通过真抓实干守住了烟叶质量“108分”高地,烤烟生产呈现出稳、优、调、新的特点。峨山县不断挖掘山地烟提质增效潜力,以“两头工厂化、中间专业化”的理念推动烤烟生产,成为全市山地烟的标杆,并率先在全市建起了第一条生物质燃料生产线。华宁县青龙镇依靠烟、菜轮作,探索出了一条“围绕烤烟调结构,依托烤烟建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新平县大踏步推行烟叶商品化模式烘烤,大力推动烤烟中耕管理社会化植保服务,为全县烤烟提质增效、提升烟叶质量奠定了基础。澄江县更是走出了一条保护抚仙湖与生产绿色生态烟叶有机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目前,我市烤烟生产正在转型提档升级,围绕烟农增收,全市烤烟生产以减工降本增效为目标,纵深推进烟田基础设施化、种植规模化、烟农职业化和服务专业化,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不断推动烤烟产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迈进。(玉溪日报记者 陈佳)
相关阅读:
- 我市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8
- 我市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8
- 绿聚隆打造国内一流蝴蝶兰种苗生产旗舰企业 2025-04-07
- 玉溪海关全链条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4-07
- 我市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2025-04-07
- 周建忠到峨山县调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情况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