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5572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06-18 |
通海大力发展鲜食玉米种植
鲜食玉米在通海县得到推广种植
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确保杞麓湖水质好转,近年来,通海县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通海县每年蔬菜种植面积约30万亩,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既给杞麓湖保护治理带来较大压力,也影响了高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通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等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结合通海有种植鲜食玉米历史实际和市场需求,经过可行性论证和试验示范,积极引导农户由发展饲用玉米种植转变为发展鲜食玉米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以河西镇为主,辐射全县各乡(镇、街道)的种植规模。
据县农业部门统计,2018年,通海县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万余亩,年产鲜食玉米4.8万吨,产值1.5亿元,形成了通海县继蔬菜、烟草及花卉产业之后又一新产业。今年的鲜食玉米种植从2月份至7月中旬为集中栽种期,预计全年的种植面积将突破3.5万亩。目前,2月份栽种的鲜食玉米约4000亩,采收已接近尾声,预计总产值近3000万元。
据了解,鲜食玉米种植除了给种植户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生产成本投入少、农业面源污染小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优势。“鲜食玉米比蔬菜的农药施用量减少40%至50%,肥料施用量减少15%至20%,按全县鲜食玉米种植3万亩来算,全县可以减施农药18吨,减施肥料1100吨,为杞麓湖保护减轻了面源污染负担。”通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斌说。
此外,在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鲜食玉米种植的生产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通过玉米秸秆还田利用,有效改善土壤结构,解决板结问题,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玉溪日报特约记者 师云波 摄影报道)
相关阅读:
- 通海:烟苗管护忙 2025-04-07
- 通海:种植彩色水稻 助力乡村振兴 2025-04-01
- 通海:种植彩色水稻 助力乡村振兴 2025-04-01
- 通海:春日好“丰”景 2025-04-01
- 通海秀山千盆杜鹃盛放待客赏 2025-04-01
- 我市举行绞股蓝示范种植现场培训会 2025-03-27
- 我市秋豌豆种植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2025-03-27
- 我市举行绞股蓝示范种植现场培训会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