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41783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4-11-17 |
全力铲除枪爆祸患 创建平安新平
玉溪市新平县是以彝族、傣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山区民族自治县,“撵山打猎”是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对打猎活动的热爱,使得少数群众对政府收缴民用枪支不理解,部分家庭持有的枪支一直私藏于家中。自开展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以来,新平县公安机关努力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积极探索缉枪治爆管理新模式,全力维护辖区平安。
明确责任构建常态化管理机制
树立“枪爆无小事”理念,始终将涉枪涉爆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予以推进,全县各派出所责任区民警携带责任书、规劝书、保证书等宣传材料深入社区、村组,与123个村委会签订责任书,与212名涉枪重点人员签订规劝书,签订保证书达88315份。通过分层分级签订责任书,让群众多了份责任,自觉做到不购买、不携带、不使用枪支,提高了群众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各派出所在对村组治保会培训工作中,要求各村组干部、治保会成员、调解委员、治安积极分子加强对本村组群众的管理,特别要求对家庭成员严格管理,发现私藏枪支的,动员本人主动上交,对劝告不听者及时报告派出所,由派出所进行立案查处。
严格缉枪治爆工作奖惩。局党委要求在缉枪治爆工作中,各派出所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力消除各类枪爆隐患,确保辖区一方平安。明确了“两奖两罚”制度,“两奖”即:发现重大枪爆违法犯罪线索的奖、在缉枪治爆工作中排名靠前的奖;“两罚”即:因主观原因导致辖区发生重大危爆事故的严肃追究责任,在缉枪治爆工作中排名持续落后的给予通报批评直至调整工作岗位。奖惩措施的出台,有效激发了开展缉枪治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严厉打击实施立体化动态管控
严密管控重点人员。全面梳理摸排辖区内涉枪涉爆违法犯罪前科人员,分析掌握其作案方式和特点,圈定重点对象,加强日常管控,强化教育引导,防范其违法犯罪。
突出关注流动摊点及网上涉枪交易。针对部分销售枪支流动摊点无固定经营场所、流动性大、稳定性低、隐蔽性高的特点,组织警力广泛搜集线索,重点关注进行枪支交易活动的可疑人员,并通过网上淘宝交易等渠道,密切关注购买涉枪零配件的可疑账号,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集中开展专项整治。结合辖区实际,以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大查处力度,构成犯罪的一律立案侦办,全力深挖彻查,依法严厉打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收缴火药枪82支、猎枪3支、气枪9支、射钉枪206支、仿真枪73支、军用子弹678发、射钉弹23686枚、猎枪弹66发、气枪弹30350发、雷管23750枚、炸药4821.7公斤、火线3980.2米、黑火药2公斤、管制刀具146把,有效消除了治安隐患。
广泛宣传营造社会化联动氛围
社区民警进村入户,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了解辖区社会治安动态、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的同时,加强对辖区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把缉枪治爆、交通安全、禁毒防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用当地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宣传。
发放《云南省群众举报涉枪涉爆违法犯罪奖励标准》20000份,有关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的法律法规8000份,宣传工作遍及辖区各个角落,不留死角。
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重点兼顾一般”的缉枪治爆宣传方式,在辖区广泛开展缉枪治爆宣传活动的基础上,将宣传的重点向涉枪涉爆高危乡镇倾斜,适时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指定宣传部位,常年见条幅和宣传画、宣传栏等,不断开拓缉枪治爆宣传形式,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委、政府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信心和决心,对坚决开展缉枪治爆工作的态度,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缉枪治爆工作中来。
夯实基层基础,把缉枪治爆工作常态化。在会议中强调、在走访中宣传、在查缉中收缴,把缉枪治爆宣传工作常态化,增加宣传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有效提高辖区人民群众遵纪守法意识和治安工作参与意识,促进缉枪治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