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36037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2-07-04 |
2022年云南省野生菌中毒风险分级预警
这是2012年在中毒地区现场采摘的亚稀褶红菇、稀褶红菇、密褶红菇,从外观形态上是难以区分的。
致命鹅膏菌,俗称“白毒伞”。
灰花纹鹅膏菌。
云南是全球野生菌品种和数量较多地区,世界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种,云南有900余种,约占全球种类的36%,占全国种类的90%;全国已知有毒野生菌500余种,云南有200余种,其中20余种剧毒。野生食用菌已成为我省特色美食的一块金字招牌,但由于一些野生食用菌和有毒野生菌之间形态相似,肉眼辨别比较困难,因此每年6至8月野生菌生长和销售旺盛的季节,也是中毒高发期,野生菌中毒已成为云南省危害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2021年,云南省报告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病人数较上年分别下降37.4%、37.5%,死亡人数与上年持平,达到近三年最低水平。近期,随着雨季来临,各类野生菌已进入生长旺季,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为精准防控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2022年起,依据中毒风险将云南所辖县市区的野生菌中毒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风险地区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以预防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全省共划定野生菌中毒风险高风险地区10个,中风险地区48个,低风险地区62个,无上报地区9个。其中宜良县、红塔区、新平县、丘北县、砚山县、澜沧县、宣威市、师宗县、盈江县、开远市等10个县市区被划定为高风险地区,以上地区出现野生菌中毒事件的频次较高,且容易发生中毒死亡事件,人们要特别注意,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降低中毒风险,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综合风险等级情况,需特别警惕云南省野生菌中毒的“两大杀手”。
亚稀褶红菇
亚稀褶红菇是我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历年来已造成多人中毒、多人死亡事件,而外形极为相似的密褶红菇、稀褶红菇却是食用菌,一般人很难区分,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才能进行准确鉴别,建议这类菌子最好不要食用。
剧毒鹅膏类
有人听说吃鸡枞中毒,但鸡枞是无毒的,出现中毒其实是因为误食了形态类似鸡枞的毒菌,如剧毒的致命鹅膏菌、灰花纹鹅膏菌、假褐云斑鹅膏菌形态和鸡枞很相似,因此采食鸡枞要特别小心。
(云食安)
相关阅读: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2022年) 2023-01-28
- 云南省教育基金会玉溪市分会课餐桌椅、学生床采购项目中标公告 2025-03-14
- 云南省首届“云岭石榴红”陀螺邀请赛在新平开赛 2025-03-13
- 云南省高新区政产学研对接活动成交公告 2025-03-07
- 云南玉昆足球俱乐部与云南省足球协会签署青训共建协议 2025-03-04
- 玉溪市拟推荐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组建2024年云岭基础教育领域人才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人员名单公示 2025-02-28
- 云南省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讲座第146讲举行 2025-02-28
- 云南省高新区政产学研对接活动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2-24
- 宁海街道试种北风菌成功 2025-02-21
- 云南省教育基金会玉溪市分会课餐桌椅、学生床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