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1129074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1-09-30 |
元江县受灾群众住进“新家”迎国庆
□ 玉溪日报记者 季永鹏 通讯员 张兰
拉着群众生产生活物资的车辆陆续抵达,由镇、村、组干部及民兵应急队伍组成的工作组,把车里的床架、床垫、冰箱、洗衣机等物品搬进受灾群众的“新家”。从9月27日开始,元江县曼来镇“8·24”泥石流灾害受灾群众陆续搬到位于东峨村的过渡安置点,住进“新家”迎接国庆。
从发生灾害到受灾群众转移至临时安置点,再到过渡安置房建设,元江县仅用32天就让受灾群众住上了安心、舒适的过渡安置房。8月24日,曼来镇突发泥石流灾害,灾情就是考验和命令,元江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安全疏散、群众安置、灾情排查等工作。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元江县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至8月25日中午,全部受灾群众被及时安全转移到临时安置点,无人员伤亡。元江县还从物资调供、卫生防疫等方面落实落细临时安置点工作,让群众住得安心。
在做好临时安置工作的同时,元江县及时启动受灾群众中长期安置发展规划和相关建设工作。组建专班,高位推动,全力建设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房。过渡安置房开工建设以来,曼来镇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心主任胡寿红一直坚守在施工现场。胡寿红说:“为确保国庆节前受灾群众入住过渡安置房,镇、村、组干部第一时间入驻到建设点,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展。”此外,为了让受灾群众更好地入住到过渡安置点,曼来镇东峨村党总支发动村委会班子成员和党员深入当地群众家中开展思想工作。“之前有些村民很不理解,经过村干部大量做思想工作,他们的思想也转变过来,我们相信搬来过渡安置点的群众会与我们当地群众和谐相处。”东峨村党总支副书记杨春文说。
在过渡安置房建设上,不仅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县各级各相关部门用“元江速度”推进过渡安置房规划和建设工作,于8月27日开工建设。经过一个月施工,占地9.42亩,预计总投资960万元左右的84套过渡安置房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工。
在过渡安置点,记者看到过渡安置房内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受灾群众已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没想到,从村子受灾到村民转移至临时安置点,再到大家顺利入住过渡安置房,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受灾群众张建说,“党委、政府心里装着受灾群众,在这么短的时间解决了我们面临的困难,我们的心也从最初的担心、害怕变成现在的安心、舒心。”
唯有安居才能乐业,只有发展才能致富。如何让受灾群众在发展上不掉队?元江县委、县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曼来镇,通过实地踏勘、座谈等方式研究受灾群众后续长久安置发展工作,敲定了以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联动城乡统筹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方案。“让受灾群众吃得饱、穿得暖、睡上安稳觉,让他们感到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最牵挂的事。”曼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龙云锋说,“这几天我一直关注着市第六次党代会,党代会明确了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受灾群众搬进了新房,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曼来镇也在紧锣密鼓推进灾后重建工作,争取早日为受灾群众重建起更加美丽、安全的家园,让群众过上安心舒心的日子。”
相关阅读:
- 峨山县“十五五”规划编制及富泉立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创新+智慧”抓好公路养护——群众更受益 发展更有力 2025-03-13
- 元江县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5-03-13
- 县纪委监委加强监督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2025-03-13
- 元江持续开展林区可燃物清理专项行动 2025-03-13
- 县纪委监委“全员办案”提升审查调查质效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