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1121926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1-01-18 |
坚持创新驱动 塑造玉溪发展新优势
□ 玉溪日报记者 唐雯霖
市委全会提出我市“十四五”期间要打造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国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区、国际高品质康养旅居新高地,围绕“两区一高地”目标,玉溪如何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提升科教创新城核心区发展能级;如何提高重点产业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如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打造科教兴玉升级版成为两会热议话题。
列席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市科技局局长李世华认为,从国家到省、市,“十四五”规划中都将创新驱动发展放在了核心位置,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创新驱动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重要性。
在“十四五”期间,我市要以提高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为总抓手,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玉溪发展新优势。
通过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意识,使之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创新主体、社会各界的共识。以加快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创”小微企业和团队在内的创新主体培育作为重要抓手,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加快科技人才培养,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聚集,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内引外联强化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加强与玉溪师范学院等地方高校对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借外脑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紧扣玉溪“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项目支持,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增强创新能力。
市政协委员、市发改委副主任夏德喜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塑造玉溪发展新优势,重点在于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打造新优势。以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质量、打造云南数字经济第一城为突破,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
创新驱动塑造优势,重在提升载体建设质量。通过推动玉溪国家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教创新城核心区发展能级,打造全市创新发展龙头。通过推动各工业园区特色化发展,打造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重要载体。
创新驱动塑造优势,重在布局建设创新基础平台。紧扣“5+8”产业体系,大力引进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规划布局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产业研发基地和科研合作基地,聚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创新驱动塑造优势,重在大力培育创新主体。通过大力培育“双创”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创新要素聚集,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驱动塑造优势,重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完善人才引育政策,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强包括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学科技术带头人、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层次管理人员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大包括产业领军人才、学科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在内的本土人才队伍培育。
列席市政协会的玉溪市科教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柴连树认为,加快提升科教创新城核心发展能力,就是要紧扣玉溪“十四五”规划、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脚踏实地抓好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要加快推进科教创新城综合教育区“一场三馆”和体育运动公园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工,为承办2022年省十六届全运会打好基础;加快科技创新区签约项目落地推进工作,着力推进玉溪国际智慧新城、玉昆科技研发中心、创新中心、中央公园等项目建设,确保“十四五”中期建成投入运行;加快布局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基础教育,推进红塔区教育资源均衡化布局。
与此同时,加快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升环境品质,推进一批在谈项目落地,推动与科研机构、省内外知名高校合作,规划布局稀贵金属研究创新平台,推动产城、产教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努力把科教创新城打造成玉溪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相关阅读:
- 玉溪市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2022年度) 2023-01-28
- 玉溪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2025年~2027年公路应急行业文化宣传服务项目(二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3-14
- 玉溪春和现代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号地块技术服务运营及7号地块入园企业合作经营招标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3-14
- 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2025-03-14
- 从“一季红”到“四季火” 场景创新激活消费动能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金观平:抓产业创新不能忽视传统产业 2025-03-14
- 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以硬担当来落实硬任务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