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0115369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0-05-14 |
我市“米袋子”通过了疫情考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我市各地粮油市场始终保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不涨价的业态。通过疫情防控紧急状态的应急考验,我市粮食保供稳价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检验,让广大市民对本地粮食安全更有信心。
□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定生 文/图
从容应对突发考验
每年春节,每家每户都会提前备齐各种生活物资,所以节后一段时间,粮油销售门店通常都会生意清冷。
然而,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今年情况有了变化。除夕刚过,我市部分县(市、区)粮食市场就出现区域性异常波动,部分乡(镇、街道)大米销售量激增,一些超市、粮店的大米短时间内便售卖一空。
粮食部门主管领导当即结束春节休假,一边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实情,一边安排部署粮食保供稳价相关事宜。1月28日,全市国有粮食企业经营门店全部开始营业,粮食行业的主力军一出战,在确保粮食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方面发挥了风向标的作用。同时,各地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主动出击,引导粮食企业、供应商加大成品粮油商品投放力度,全力满足市场需求。
据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钱兴平介绍,1月下旬,市发展改革委召集相关部门对受疫情影响可能出现的粮食保供稳价危机进行了研判,并制定出了相应的处置议案;在市发展改革委统筹指挥下,全市粮食和物资供应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筑牢保供稳价、防范市场风险和粮油应急加工生产防线。
筑牢粮油市场有序供应防线。天大地大,吃饭为大。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以大型超市、成品粮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人口集中、消费量大及价格易波动地为重点,加强监测。由市发展改革委主要领导带队,对全市粮油市场进行巡查,加大对粮油加工、批发、零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敦促各地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以及《玉溪日报》等媒体加强粮油保障供应信息发布,主动回应社会关注问题,及时打消谣言影响和群众顾虑。
筑牢地方成品粮油储备防线。市、县(市、区)两级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把地方成品粮油储备任务落实。一方面,粮食承储企业加强与粮食供应企业联系协调,及时从市外、省外购进粮食;另一方面,主动对接服务粮油生产经营企业,及时帮助粮油购销经营企业、个体经营户解决因疫情防控导致的粮食运输入境困难,保障粮食购入渠道畅通。
筑牢粮油应急加工生产防线。通过紧急动员,玉溪国家粮食储备库等12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及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等20户企业先后复工复产。为增强保供稳价应急能力,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协调金融机构落实粮油供应、粮油加工企业融资需求,2月6日至2月21日,农业发展银行玉溪市分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支持涉粮企业疫情防控应急贷款9238万元,支持企业收购加工原料、储备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等。
不到两天时间,各地抢购风还没有刮起便已被平息;随后,全市粮油市场始终保持着库存充足、品种丰富、供应有序、价格稳定的运行态势。
无需担心粮价上涨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的节节胜利,各地生产生活秩序逐渐回归常态。然而,放眼世界,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越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埃及、塞尔维亚和柬埔寨等十余个国家近期相继限制甚至停止其大米、小麦等多种农产品出口,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小幅上涨。
从国外买不到粮食,会不会影响我国储备?国内粮价会不会因此“水涨船高”?
钱兴平向记者提供的一份资料回答了这些问题。
我国粮食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的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
我国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2019年净进口1468万吨,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主要为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目的是为了调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据钱兴平介绍,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协同运作、政府储备和企业库存互为补充的粮食库存体系,粮食总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同时,我国越来越发达的物流业,让粮食快速调运有保障。一旦粮食市场出现波动,国家有强大的调控和调度能力进行平抑,完全能稳定粮食市场。
据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1月27日至4月30日,全市共购进成品大米14031吨,销售12450吨;虽然二月份大米价格因为搬运工价上涨而略有增加,但一季度全市粮油价格整体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家庭囤粮没有必要
玉溪种粮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都想知道,家里只存一袋粮行不行?
江川区粮食收储公司经理王双林告诉记者,自己家人口不多,家里就一袋10公斤的大米,还担心短时间内吃不完而陈化。
“粮食还是即吃即买好。”王双林说,粮食不宜长时间摆放,尤其进入夏天后,普通人家都不具备低温储藏条件,高温下粮食陈化快,不仅品质下降,还容易滋生玉米象虫、米象虫以及麦蛾之类蛀虫,白白被损耗而造成浪费;粮库里的稻谷、大米、面条,是在16℃以下低温保存,陈化变质缓慢,还能有效预防虫害。
想囤点粮的家庭,无非是担心粮食供应出问题或者涨价。对此,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粮食和物资监督检查科科长姚梅介绍,本地产粮确实不多,这从逐年下降的本地粮食收购量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我市在本地购进粮食2526吨,仅占总购进量的1.8%。1至3月,全市纳入统计的粮食企业共购进原粮140452吨,销售贸易粮125507吨。到3月末,全市商品粮库存(原粮)量达34081吨。
“我家的存粮就是一袋25公斤的大米,已经吃了大半,粮店里随时都有粮卖,当然是吃完再买。”姚梅告诉记者,去年,经过国家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我市承储的各级储备粮守住了数量真实、账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的底线;今年以来,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多次专项检查显示,我市粮食库存数量足、质量好。
短评
粮食安全之弦松不得
□ 汪启
经过多年的努力,玉溪建立起强大的粮食采购、储藏、加工和销售体系。然而,粮食安全之弦却不能放松。
玉溪虽然享有滇中粮仓的美誉,但是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早已从粮食主产区变成了销售区,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2019年,全市粮食产需缺口达62.85%,消费量最大的稻谷自给率仅为31.19%。
令人欣喜的是,在种水稻每亩有1000多元补贴的好政策引导下,我市部分多年不种水稻的坝区农户,今年种上了水稻。通过政府主导,推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轮作,不仅有利于耕地保护,而且能提高本地粮食保障能力,是一项值得持之以恒做下去的工作。
然而,当前大量的粮食靠从市外购入的格局很难发生大的改变,因此,经过多年探索和积淀建立起来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加强与粮食主产区合作,建立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机制、企业运作、同等优先、丰歉保证、长效合作机制,从政府层面,为粮食收储企业开拓粮源搭建平台,不断扩大粮源渠道,尽可能地降低粮食市场波动对本地粮食保供、稳价的影响。
二是加强粮食储备能力建设的同时,继续完善上下联动机制,从而更有效地调控市场粮价。
三是加强粮食加工能力建设。目前,我市具备粮食加工能力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红塔区、通海县等地,一些县(市、区)粮食加工设备老化、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突出。对此,有必要对应急加工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
四是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基层粮食流通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粮食监测检测能力,使主管部门及时掌握粮油市场供需及价格、质量情况,科学合理决策,从而及时解决苗头性问题。
相关阅读:
- 我市全力推进春耕备耕工作 2025-03-14
- 我市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2025-03-12
- 上周我市物价2跌10平 水果蔬菜零售均价环比下跌 2025-03-12
- 我市4户企业入选首批国家和省消费名品方阵 2025-03-11
- 我市多举措推进乡村建设 2025-03-11
- 我市举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培训 2025-03-10
- 我市举办“3·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活动 2025-03-07
- 胡江辉调研我市物流产业项目推进情况 2025-03-05
- 上周我市物价1涨2跌9平 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2025-03-05
- 我市着力提升基层防灾能力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