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0112065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0-01-08 |
中考招生制度怎么改?专家进行解读
2019年12月27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2020年秋季学期入学的七年级(初一)学生起,云南省中考将实行新政。
据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主要突出表现在:考试科目有所增加;各科目分值比例有所调整;考试命题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能力,减少死记硬背性质的题目;逐年提高定向生招生比例,到2023年全部分配到校等。
全科开考满分700分
根据《意见》,从今年秋季学期新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科目全部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开全学、全科开考,共计14门,总分为700分。各学科分值分配为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各100分;物理5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学各40分;地理、化学各30分;音乐、美术、劳动技术教育各20分;信息技术10分。
据悉,与现在执行的政策相比,新政增加了劳动技术教育考试科目;体育由50分提高为100分,且从三年一考变为一年一考,其中学生体质监测合格占60分、体能与技能测试占40分,三年成绩加权计算总分计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内容课时的学习后,就安排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随教、随考、随清。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在初三下学期开考,生物学、地理等科目在初二下学期课时完成后就开考。”该负责人说,“各科目分值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设定的课时、课程容量和科目难度等设定,旨在引导学生学好每门科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减轻学生备考和课业负担,重视体质健康。”
11门科目全省统一命题
《意见》要求,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省教育厅统一制定要求、统一考试分数、统一考试结果应用、统一发布全省初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其中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11门科目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分州(市)评卷;音乐、美术和劳动技术教育3门科目由各州(市)按照省级有关要求组织实施。
新政在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的同时,推动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提高命题质量。命题要求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增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兼顾合格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两个方面。
“以后,单纯死记硬背的题目会越来越少,教育正向‘去应试化’的方向努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基础考查。”该负责人说。
2023年普高招生计划全部分配到校
《意见》提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它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同等条件下向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好的学生倾斜。
《意见》明确,推进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改革。全省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和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中的公费学位名额,根据初中学校在校生人数、办学水平、学校体育考试成绩等,按比例合理分配到招生服务区域内的初中学校,并按指标足额录取。从2020年起,将逐年提高招生计划分配比例,到2023年实现100%分配到校。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采用校内选拔方式,依据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志愿录取。
该负责人表示,至2019年,我市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定向生招生比例已提升到50%。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省教育厅的具体要求推进落实。
此外,《意见》指出,经省教育厅批准,具备条件的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可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试点学校根据办学定位、传统特色、学科优势等情况,在招生服务区域内自主开展艺术、体育等特色招生改革探索,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新政引发市民热议
《意见》发布后,部分新政内容引发市民热议。部分市民认为新政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公平,特别是体育分值比重提高将引导全社会更加注重学生体质健康。
体育教师谭老师表示,新政实施后体育科目将受到更多重视,学生的运动时间和锻炼项目也会增多,身体素质也将有所提升。
“新政要求学生会读书、会做题、会运动、会音乐、会实验、会画画……要求越来越高,感觉这一代娃娃真的不容易。”家长易霞说,“作为家长,我们会尽力配合老师、学校,一切为了孩子。”
市民李明有表示,定向生招生比例100%分配到学校后,能让更多山区、农村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好高中读书,体现了教育公平,同时也对城区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希望新政能推动越来越多的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城区学校不再拥挤。(玉溪日报记者 冯天娇)
相关阅读:
-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解读报告新部署 2025-03-07
- 专家巡诊走进玉溪艾维眼科医院 2025-03-05
- 稳中求进 逐新而上——解读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5-03-03
- 专家下田教 学员学中干 玉溪职业培训助力农业基地发展改革 2025-02-27
- 以稳的良好局面保障高质量发展——解读《玉溪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2025-02-25
- 解读《玉溪市干部示范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2025-02-24
- 解读《玉溪市生态环境改善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2025-02-20
- 《玉溪市经济发展质效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解读 2025-02-19
- 路居镇进行人居环境卫生清理整治 2025-02-19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并对开年工作进行动员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