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9140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10-22 |
对儿童暴力说不
自2017年开展社区儿童保护项目试点工作以来,我市充分整合资源,探索形成符合实际的预防和制止儿童暴力的有效工作模式,提高妇联和有关部门人员开展儿童保护工作的能力,建立多部门合作的儿童保护机制,对儿童暴力说不。
面对屡见不鲜的儿童暴力,全国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起了“社区儿童保护项目”,2017年玉溪市华宁县、新平县被列为社区儿童保护项目(二期)县,选取华宁县宁州街道城关社区、新城村委会和青龙镇落梅村委会,新平县桂山街道凤凰社区、平甸乡宁河村为试点,重点围绕事先宣传教育预防、事中发现报告和干预调处、事后救济矫治“三级预防”模式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儿童保护服务机制。
项目进行摸底调查,摸清项目点儿童保护工作现状,建立实现动态化管理的儿童电子台账。台账建立后,根据风险分级,项目点工作人员对风险儿童按月进行回访,近三年来,新平县累计回访风险儿童1161人次,华宁县排查出单亲儿童、留守儿童等中低风险儿童64人。
开展骨干培训,建立儿童保护的骨干队伍,推动儿童保护工作。玉溪市共举办各类培训24期,3290余人次参加培训,通过骨干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儿童保护理念及儿童权利意识不断普及。华宁县在一期项目成立五支儿童保护队伍的基础上,拓展建立儿童心理咨询服务队、儿童法律咨询及援助队、儿童社工队三支专业的儿童保护队伍;新平县初步建立起了以项目点学校老师为主要成员的教师骨干队伍,以项目点儿童组成的儿童骨干队伍,以公安局、司法局、教育体育局、政法委、民政局等成员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骨干队伍,以村(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骨干队伍,以各级妇女组织工作人员组成的骨干队伍,以及由12338热线专家组成的骨干队伍。
发现报告机制有效运转,初步建立分级预防工作机制。根据项目点建立的台账,项目点工作人员每月到风险儿童家庭进行家访,有效降低了儿童的风险等级。通过对骨干队伍及高风险儿童家庭的宣传培训,骨干队伍运用预警机制的能力不断提升,在村(社区)发现个案并尽早报告和介入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至今,华宁县对5个重点个案儿童进行帮扶,对2个特殊个案进行及时上报。通过分级预防工作机制,新平县风险儿童数量有了明显减少。
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搭建儿童保护工作网络。借助12338妇女维权公益热线工作网络平台,发挥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将儿童保护工作纳入工作网络建设。整合试点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资源,由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妇联等17个单位组成社区儿童保护联席会议,明确部门职责,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整合部门资源,形成信息无缝对接工作机制。(玉溪日报记者 李文雯)
相关阅读:
- 践行雷锋精神 关爱特殊儿童 2025-03-12
- 我市建立留守儿童联系和结对帮扶机制 2025-01-20
- 400余名志愿者服务留守儿童 2025-01-10
- 关爱乡村留守儿童服务项目启动 2024-12-26
- “温暖玉溪 益路童行”活动——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2024-12-18
- 46名“爱心爸妈”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心愿 2024-11-18
-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主题活动开展 2024-11-14
- 我市组织留守儿童到澄江开展研学活动 2024-11-06
- 公益走访呵护困境儿童留守儿童 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