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80741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3-30 |
玉溪移动支付使用情况微观察
上午8点35分,在中心城区紫艺集贸市场的土豆饼摊前,市民汪鸣用手机扫了一下挂在饼摊上的二维码,付了4块钱买了两个土豆饼。汪鸣说:“我已经两个星期没用过现金了,手机几乎替代了钱包。”汪鸣今年26岁,在一家健身中心当教练,用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他的一种日常习惯。
目前,像汪鸣一样让手机支付成为日常的人还有很多,紫艺集贸市场里一家早餐铺老板告诉记者,他们一天的营业额大概在五六百元,仅使用移动支付收到的钱就占40%以上。
据支付宝发布的2017年全民账单显示:2017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的移动支付占比为82%。互联网时代下移动支付日渐普及,人们的消费形式正在改变。
移动支付渗透日常生活
无独有偶,在世纪乐地商业步行街经营一家女装店的彭瑶说:“我每次进新货都在朋友圈发图,加了微信的客人看到就会到店试穿或者直接在微信上购买。”彭瑶的微信“零钱”里基本每天都有2000多元流动资金,“主要是客人都习惯用微信支付,有时候没钱找零就会用微信找零。”彭瑶的小店每天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0%以上。
在玉溪师范学院门口经营美食的小摊也都支持扫码支付,一家卖砂锅饭的老板告诉记者,把二维码摆出去很省事儿,人多的时候不用担心慌乱中把钱找错。“砂锅饭”小摊正常营业情况下每天收入500元左右,仅移动支付收入就有300多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如今移动支付遍布生活的每个角落,从大型商场超市、电影院,到餐厅、咖啡馆、街头特色小店、自动贩售机,再到飞机、火车、出租车等各类交通工具,都有移动支付的身影。
使用人群趋向年轻化
移动支付虽然便捷,但目前在玉溪常使用移动支付的大多还是年轻人,老年人因手机操作不熟练、担心移动支付不安全或使用老年机无移动支付功能等问题,很少使用移动支付。
紫艺集贸市场里的摊位支持移动支付的在80%以上,但记者了解到,真正使用移动支付买菜的人不多。一位主营豆腐等食品的摊主说:“一般都是老人来买菜,不会用手机付。”在集贸市场这类以老年人为主要客户的地方,手机支付的使用频率就远不及酒店、美食街等。
使用滴滴打车的人群有明显的年轻化倾向,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一般45岁以下的人用手机支付比较多,老年人基本都是用现金。”除此之外,“绿动玉溪”共享单车的支付方式也分为刷卡支付和手机扫码支付,使用刷卡支付的大多是中老年群体,而比较擅长操作智能手机的年轻人则认为手机扫码更方便。家住会堂附近的王琼英告诉记者:“我骑共享单车都是刷卡,我女儿骑车上学是用手机扫码支付的。主要是手机操作复杂,我搞不懂。”
移动支付发展前景可观
在玉溪,移动支付之所以能深入到各个领域,是得益于智慧城市和“数字玉溪”的建设。据市工信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市移动通信机站增至13979座,移动通讯用户达237万户,3G和4G用户占比65.8%,月数据业务量达5000TB。新型智慧城市、全域智慧旅游项目的建设,让共享单车、智能公交、智慧小区、智慧旅游走进百姓生活。
突飞猛进的数字经济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生活深度交融,而移动支付的普及就是玉溪现代信息技术惠及民生的一项重要成果。移动支付不仅带动实体和线上交易的发展,更带动了玉溪经济的发展。
未来,随着通讯和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提速降费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移动支付将会继续向城镇和农村渗透,甚至带动农村电商、产业扶贫进一步发展。(玉溪日报记者 文雅)
相关阅读:
- 华宁县深耕民生“微实事” 2025-03-12
- “三强五微”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易门县浦贝乡阿姑村 2025-03-11
- “三强五微”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易门县浦贝乡阿姑村 2025-03-11
- 抢抓先机 奋勇向前——2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2025-02-28
- 在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评论员观察)——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② 2025-02-28
- 新华时评·中国经济新春新观察|超两千万新设经营主体传递信心活力 2025-02-27
- 一以贯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评论员观察)——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① 2025-02-27
-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推动授信超10万亿元 2025-02-26
- 区纪委监委开设“微课堂”锤炼“硬”本领 2025-02-26
- 中国经济新春新观察|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优质的营商环境如何炼成?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