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701077 | 文     号 |   |
来   源 | 新华网 | 公开日期 | 2018-01-15 |
个人纳税信息变身融资信用
作为纳税个体的增信方式之一,“银税互动”创新模式已在企业领域开展了两年有余。如今,深圳地区率先将该模式应用于自然人领域:个人也可凭自己的所得税缴纳信息去银行申请个人信用贷款了。“尝鲜”的两家机构分别为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和招商银行。根据二者签订的“税银大数据共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深圳正常纳税、信用记录良好的个人,通过深圳地税授权招行查询自己的涉税信息后,就可向招行提出线上融资申请,授信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期限最高60个月,利率位于市场中下游水平,且无需抵押和担保。多位业内人士介绍说,“银税互动”本质是实现税务部门与银行的信息共享,将个人纳税情况与银行的授信审批结合起来,这一创新探索能够实现多方共赢。
在此新模式下,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将可凭自身纳税信用获得贷款支持,有效突破了缺乏抵押物、担保的融资瓶颈,解决了自然人融资方式少、融资成本高、融资手续复杂、融资周期长等老大难问题。而对银行来说,将自然人纳税信誉度转换为实实在在的贷款额度,也将间接解决银行与贷款人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以“纳税指数”作为增信依据,让银行了解到更多信息,保障信贷安全,降低贷款成本,拓宽贷款渠道。对整个社会而言,可以让更多诚实守信的纳税人享受政策红利,守信激励的示范引领效应,对推进依法治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税银数据共享合作面向自然人纳税人群体的首次突破创新和有益尝试,此举将自然人的纳税信用、税收贡献与个人信贷产品审批紧密关联,搭建起税务、银行、纳税人三方连接的桥梁,是跨部门税收合作的重要创新举措,也是税银数据共享合作面向自然人纳税人群体的突破性创举。
实际上,“银税互动”并非刚出现的新鲜事物,早在2015年,这一探索已率先在企业融资,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领域开展。2017年6月份,国税总局、银监会联合发出通知,推动“银税互动”扩面升级。招商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岳鹰表示,此次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合作,实现了税务部门和银行的信息共享、信用公认,为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实现纳税人、银行、税务三方共赢奠定了良好基础。下一步,双方将继续以税银大数据为基础,推出更多更丰富的创新产品,更好地满足深圳市民融资需求,并积极引导大家共同打造“诚信纳税人畅享服务,纳税人失信寸步难行”的社会共治氛围。
相关阅读:
- 洛河乡304座电烤房变身菌菇厂 2025-05-14
- 转内销观察丨外贸滞销品变身内销“香饽饽”,罐头企业如何实现逆袭? 2025-05-13
- 车间变身停车场 游客有序停车 2025-05-08
- 玉溪6名个人、7个集体获国家和省级表彰 2025-04-29
- 玉溪一季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再创佳绩 2025-04-17
- 助力支小支农 政府性融资担保“大显身手” 2025-04-15
- 千亩梨花盛放 大平地变身“香雪海” 2025-03-28
- 荒地变身绿美公园 2025-03-26
- 玉溪1名个人2个集体获全国妇联表彰 2025-03-10
-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推动授信超10万亿元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