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4732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4-08-07 |
玉溪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雯霖
2023年12月21日,玉溪九洲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景玉走进办公室,听到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的喜讯后,双眼瞬间噙满了泪水,这是对他和科研团队艰苦付出的最佳回报。历时15年,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研发项目先后入列国家和省、市专项。科技体制改革红利不断注入的创新动力,让科研团队克服重重挑战奋楫笃行,最终收获了成功与喜悦,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玉溪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市创新能力指数由2021年的24.00提升到2023年的29.98。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玉溪市不断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制定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及实施意见和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和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兴玉英才支持计划”,构建科技创新“人才雁阵”格局。探索建立“小微—科小—高新”创新主体培训机制,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研发经费投入奖补政策,探索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机制。全市通过不断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和政策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科技部总结评估。
坚持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第一主体,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市科技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市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6户、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76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35户、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县(村)6个,万户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各类创新主体拥有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载体,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提档升级,构建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9个、云南实验室玉溪分中心2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5个、云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对象3个、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创新联合体”1个、“人才飞地”1个。认定18个国家和省级星创天地、11个国家和省级众创空间、6个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坚持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紧扣“产才融合”主线,聚力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本土科技人才队伍、技术经纪人队伍,推动人才创新穿透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各类国家级创新人才8人,各类省级创新人才57人、省级创新团队4个,云南省科技特派员773人、云南省科技特派团8个。全市“兴玉人才支持计划”认定市级创新创业团队18个,各类市级创新平台86个;累计培养玉溪市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304人、玉溪市技术经纪人81人。
立足持续推进研发投入增长,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2022年,全市研发投入突破30亿元大关,投入强度达1.26%,高于全省1.08%的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位居全省第一。202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0.98亿元,位居全省第二。
坚持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不断做大科技创新“朋友圈”。截至目前,我市与国内4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创新合作关系,组织开展“院士专家玉溪行”活动,推进“人才飞地”和“创新联合体”建设。全市持续加大全社会科普力度,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提高至10.6%,高于全省10.36%的水平,位居全省第二。
相关阅读:
-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2024-04-10
- 玉溪市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2022年度) 2023-01-28
- 亚洲花卉科创谷研学基地改造项目比选公告 2025-04-02
- 玉溪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法律顾问选聘服务项目竞争性比选公告 2025-04-02
- 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5-04-02
- 玉溪海关助力华宁柑橘走向国际市场 2025-04-02
- 玉溪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 2025-04-02
- 玉溪四小开展生态研学实践活动 2025-04-02
- 2025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且本金可延期偿还 2025-04-01
- 玉溪高新区(南片区、九龙片区)市政路灯智能远程控制终端工程、雨污管网清淤疏通及破损修复工程监理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