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0114594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0-04-13 |
玉溪产业扶贫打出漂亮“组合拳”
4月1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星云湖市级河(湖)长张德华到江川区调研星云湖治理情况,履行河(湖)长责任。他强调,要紧盯星云湖年底脱劣的目标不变, 加强项目引导和推进力度,形成合力推动各项工作,确保星云湖如期脱本报记者 陈佳
2019年,我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19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个百分点,其中经营净收入4861元、同比增长25.1%,占可支配收入的51.1%、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
今年,我市广大农村的脱贫工作已从脱贫攻坚阶段转向巩固提升阶段,如何聚力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总攻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开翔说:“关键是防返贫,重点是抓产业,核心是围绕贫困户的增收打好‘组合拳’。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扶贫资金扶持和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二是继续抓实产业扶贫全覆盖,提升烟、菜、果、药、畜五大产业发展质量,确保贫困户增收。三是搞好科技培训服务,实现科技指导服务全覆盖,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四是加快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覆盖,不断提升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和带贫益贫效果。五是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实现产销精准对接。”
规划引领统筹扶贫资金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今年,以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全市产业扶贫工作,坚持因地制宜,聚力到户和产业精准的原则,选准适合不同乡、村、农户的特色产业提升发展空间,全面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产业投入的刚性要求,整合扶贫开发、涉农项目资金,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多部门、多渠道的资金攥成拳头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总攻战。”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科长张健告诉记者。
据了解,2019年全市实施产业项目257个,产业扶贫财政资金投入42907万元,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额88572万元的48.4%,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其中:种养殖及加工项目112个,投入资金9784.5万元。7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139.1万元,烟草部门投入烟草扶贫资金500余万元。同时,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政策补贴,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农业农村部门在贫困地区实施农业购机补贴3762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9829万元、草原补助2929.1万元,实施农业保险补贴1999.7万元,其中受益贫困户4987人。林业部门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管护面积726.4万亩,补偿资金1.1亿元,项目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万人。
五大产业为贫困户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华宁县青龙镇马鹿塘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其中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蔬菜108.4亩,产值43.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康家富家种植结球甘蓝10亩,亩产值6450元,纯收入达5.4万元。他家修缮了住房,还购置了一辆小面包车。
按照省、市打造“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总体布局,今年全市在产业发展上重点指导贫困乡镇(村)综合考虑各地条件,科学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规模,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村因户施策,调整结构和布局,稳定粮油传统产业,压缩低产低效作物,提质烟草产业,扩大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发展生态循环养殖,挖掘晚秋作物、烟后菜、冬季农业开发潜力,形成以烟、菜、果、药、畜为主的一批增收产业群。
在产业帮扶上,根据贫困地区资源、环境和基础条件,结合贫困户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紧紧围绕烤烟、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禽养殖等重点产业,采取“帮、改、引、带、扶”等综合措施,扶持发展一批可持续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据统计,2019年全市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户23187户85267人,产业覆盖建档立卡户比例达100%。
搞好科技服务推进产业发展
红塔区小石桥乡小石桥村委会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加元说:“2019年,通过农业技能培训,我家租赁10亩土地种植烤烟、西葫芦等作物,脱了贫,致了富。”
今年,全市将继续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推行农业科技人员联村帮户模式,加大良种、良法、统防统治、地膜覆盖和水肥一体化等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提高单产量和效益。优先支持贫困村实施产业扶贫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高贫困村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指导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整建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运用区域性、标准化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地。
同时,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整合部门资源,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据了解,2019年,全市共聘用产业扶贫指导员623人,科技指导服务覆盖所有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培训2.4万人次。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26期14252人,其中贫困地区269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8人,新型职业农民10期66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人。
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进成告诉记者,今年市农科院将结合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和产业发展状况,充分发挥市农科院拥有品种、技术、人才的优势,在科技扶贫和科技培训服务方面下功夫,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确保科技指导服务实现全覆盖。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多渠道增收
今年,全市将继续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加强政策支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推动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租赁)、股份合作、订单及原料收购、吸纳就业等方式,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产业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等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
据了解,2019年,我市针对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贫困户增收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结合脱贫攻坚“夏季攻势”,各县(市、区)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贫困户”“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贫困户”“龙头企业+党建+贫困户”等多种帮扶模式,加快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覆盖,不断提升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据统计,2019年,全市带动农户发展产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经营主体达646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2631户83347人,占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97.7%,比上年提高了52.3个百分点。
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助农增收
今年,全市聚力打好脱贫巩固提升总攻战,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产销精准对接是关键。各县(市、区)将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进程,开展农业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推动贫困地区加强与电商平台企业和物流企业合作,开展电子商务,进一步畅通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工程,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农村电商平台,以引进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开展农村电商为切入点,主动与大平台、大企业联系,做好线上线下开发工作,加强与阿里、天猫、淘宝、京东、卖货郎等主流电商平台的沟通对接与合作,先后建成淘宝特色中国·玉溪馆、高新区互联网产业园、红塔区电商示范产业园。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乡村级服务站体系、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与培训体系和农产品品牌培育及质量控制体系,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已实现全覆盖。2019年,全市电商企业销售额达10.8亿元。(玉溪日报记者 李晓兰)
相关阅读:
- 胡江辉调研澄江产业园区项目发展情况 2025-04-01
- 科技创新赋能鲜花产业绽放新活力 2025-04-01
- 我市多举措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1
-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扬产业投资突出贡献企业和以商招商突出贡献单位的通报 2025-03-31
- 玉溪春和现代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号地块技术服务运营及7号地块入园企业合作经营招标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2025-03-26
- 通海:科技创新赋能“美丽产业” 2025-03-25
- 全力推动玉溪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25
- 通海:科技创新赋能“美丽产业” 2025-03-25
- 经济大省“领跑”产业新赛道 2025-03-21
- 玉溪:产业就业双驱动筑牢民生根基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