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58388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2-06 |
草箐村农民增收“难点”变“亮点”
近年来,易门县浦贝乡草箐村在农业农村等部门扶持下,不断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根据自身高山气候特点,引进鲜食豌豆新品种和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鲜食豌豆产业,把小春季农民增收“难点”变成“亮点”,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草箐村是易门县浦贝乡的一个山区村,海拔1900米,属典型高寒山区。记者来到草箐村,满山遍野的鲜食豌豆映入眼帘,“向阳这一片长势特别好,垭口那边霜冻就有点严重了,在海拔1900米的地区要解决群众小春季增收的确是个难题,但通过这几年摸索,我们找到了解决办法,就是通过‘烟+菜’模式,在烤烟采收后,采用烟后套种免耕栽培技术,于每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抢墒播种,推广高抗、高产、优质的云豌18号,种植效果非常好,现在村里的农户在烤烟采收后大部分都种植了鲜食豌豆。”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进成说。
据了解,草箐村曾经是贫困村,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村,共有504户。该村因地处高寒山区,加之缺水,农民一年到头的“钱袋子”主要靠种烤烟,小春季只能种油菜、小麦,群众增收渠道单一。近年来,草箐村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多种渠道解决群众增收难题。除传统烤烟外,目前带动农户增收后劲最足的是新培育壮大起来的鲜食豌豆产业。
草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法坤告诉记者:“稳步推进鲜食豌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首要问题是要加强山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生产缺水难题,不断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我们投资90多万元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占地7亩的蔬菜交易市场,解决了鲜食豌豆交易场地的问题,下一步是解决群众种好鲜食豌豆的问题。”
近年来,玉溪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多年攻关,从品种选择和技术支撑体系上解决了高寒山区种植秋冬季鲜食豌豆的难题。去年农业农村部、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和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在草箐村、水塘村建立了520亩鲜食豌豆绿色高产高效项目示范核心区,主栽云豌18号,推广高抗、高产、优质鲜食豌豆,平均每亩增收1250元,带动村民增强了发展鲜食豌豆产业的信心,推动草箐村不断做大做强鲜食豌豆产业。
通过多年努力,2025年小春季,草箐村已有346户村民种植鲜食豌豆,全村鲜食豌豆种植面积达2600亩,户均种植7亩左右。“我家今年小春季共种了16亩鲜食豌豆,由于得到省、市专家的长期培训指导,我家已经基本掌握了鲜食豌豆种植技术。”草箐村村民法会能告诉记者,“今年鲜食豌豆长势喜人,按近几年亩均3000元收入计算,今年我家种植鲜食豌豆的总收入有5万元左右。”2024年,草箐村在烤烟、鲜食豌豆种植和务工收入带动下,全村66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已达24876元,超过8700元的监测标准线。(玉溪日报记者 陈佳)
相关阅读:
- “华宁柑桔工”成全省技能促增收“名牌” 2025-03-03
- 住宿游客增加 布草洗涤费用高运送不便 澄江构建专业布草洗涤联盟 日均可洗3000套 2025-02-26
- 番茄种植拓宽增收致富路 2025-02-21
- 新平县脱贫群众和村集体增收成绩单亮眼 2025-02-21
- 黄草坝腊味飘香产业兴旺 2025-02-19
- 黄草坝腊味飘香产业兴旺 2025-02-19
- 旧县社区烟菜轮作助农增收 2025-02-13
- 韩所社区:贡菜种出增收新希望 2025-02-12
- 大树社区:平凡村落蝶变幸福家园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