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765043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7-10-19 |
新平县:脚踏实地干事业 砥砺奋进谱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平县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文化兴县”发展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凝心聚力兴产业,坚定不移促改革,聚焦基础补短板,脱贫攻坚惠民生,脚踏实地干事业,砥砺奋进谱新篇,在新平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6年,全县实现现价地区生产总值1246767万元,比2012年的879169万元增加了36759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39.8%,年均递增8.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110084万元,比2012年增加745891万元,增长2倍,年均递增32.1%;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7元,比2012年增长50.5%,年均递增10.1%;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6元,比2012年增长77.5%。
强化“四个意识”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
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新平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文化兴县”发展战略,千方百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自觉增强“四个意识”,主动承担责任,始终拧紧“责任螺丝”,把推动发展层层传导到各个责任终端,促使改革发展的各项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使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提升干事创业实绩
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取得辉煌成就。2016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5.25亿元,五年平均递增11.6%,农业增加值19亿元,五年平均递增7%;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6元,五年平均递增15.4%。
工业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201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81.3亿元,五年平均递增2.8%;工业增加值达44.4亿元,五年平均递增7.1%;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达20.7亿元,五年平均递增8.9%,占工业增加值的46.6%,比2012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9户,较2012年的16户增加13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3户。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现代矿冶精深加工为支撑,加工制造、生物、糖纸、能源产业稳步发展的工业格局。
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开工建设大戛高速公路、玉磨铁路新平段,县城至三江口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实施农村公路84项1056公里,123个村(社区)公路全部实现水泥路面硬化,全县实现公路通车里程5713公里。城镇规划区面积44.7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42平方公里,县城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6.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7.44%,比上年提高1.84个百分点。全县12个乡镇(街道)的市政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市容市貌不断改善,城镇品位显著提升。投入8.47亿元,建成各类蓄水工程7757 件,完成黄草坝等104座病险库坝除险加固,增加蓄水量5.4万立方米,解决5.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饮用水水源地、水功能区达标率100%。投入3.3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实现光纤通信全覆盖,供电量61.55亿千瓦时,全县户通电率达100%。
信息化建设。五年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电子政务推广应用更深更广,无线电技术在各行业广泛应用。
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立足资源优势,以打造花腰傣、哀牢山、褚橙等品牌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全县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花腰傣、哀牢山、戛洒旅游小镇等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形成了花腰傣文化风情体验游和哀牢山原始森林生态游、磨盘山休闲运动游等一批深受游客喜爱的主题旅游线路。五年来,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89.3万人次,年均递增29.7%;实现旅游总收入16.7亿元,年均递增32.2%。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名县”等称号,入选第二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戛洒镇获得“全国特色旅游小镇”称号。
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建设。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试点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治理水土流失335平方公里,完成戛洒江、平甸河大开门段等3个河道治理。实施285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完成6个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项目。绿化造林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6%。完成11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县、1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及102个市级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荣获国家级“森林防火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补齐民生保障短板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大支出,民生保障成效显著。五年来,全县用于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民生支出达到879354万元。其中:教育支出19136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8897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92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3610万元、医疗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支出11929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5177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594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344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63098万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
扶贫攻坚工作加快推进。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围绕贫困乡、贫困行政村、贫困人口退出指标体系,对标对表,扎实推进全县精准脱贫百日攻坚各项工作。一是建档立卡户安全稳固住房改造、重建工作全面推进,目前,危房拆除重建启动1334户,竣工442户;C、D级危房加固启动376户,竣工123户。二是整乡整村项目加快推进。老厂乡整乡推进计划投资28487.75万元,完成投资34685.79万元;建兴乡整乡推进计划投资28487.75万元,完成投资28422.85万元;平掌乡整乡推进计划投资12656.51万元,完成投资11594.4432万元;14个行政村、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全部启动,计划总投资8480.49万元,目前完成投资4594.43万元。三是加紧实施产业扶贫,全县共下达产业扶持资金1715.0783万元,用于31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扶持。四是积极发动社会帮扶力量,目前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440万元、钢筋68.54吨、水泥1008吨、红砖12万块,全县正在倡议干部职工积极捐款助推扶贫。
坚持改革创新
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以深化改革谋划全局,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以改革促发展,建立并不断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机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多环节的改革纵深推进。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文化兴县”发展战略,深入开展“科教引领创新发展”大讨论大行动,聚焦重点、精准发力,让科教创新成为引领新平发展的第一动力,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加快形成以科教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全县共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3户,建立和申报院士工作站3个,获得玉溪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认定5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认定16人。争取立项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9项,补助科技经费2544万元;争取立项玉溪市科技计划项目35项,补助科技经费289万元。累计完成专利申请1097件、授权704件,发明专利拥有量133件,县政府兑现科技创新奖826项107.6万元。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玉溪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
从严管党治党
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精心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五年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寸不让纠“四风”刹歪风,深入开展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等专项清理;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五年来,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肃查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深入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实现巡察监督全覆盖。全县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了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汇聚成了推动新平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玉溪日报通讯员 方瑞)
相关阅读:
- 2025之春,聆听中国经济的奋进足音 2025-04-16
- 300余名教育工作者齐聚玉溪 共探改革创新路径共谋教育发展新篇 2025-04-15
- 致敬英烈 砥砺前行 2025-04-03
- 致敬英烈 砥砺前行 2025-04-03
- 凝心聚力抓落实 砥砺奋进谱新篇——访元江县委书记王建宏 2025-03-27
- 勇挑重担奋进实干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访市委常委、红塔区委书记张名 2025-03-25
- 实干攻坚破难题 奋楫笃行谋新篇——访通海县委书记王鹏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