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1815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8-20 |
光山村绣球绽放致富花
热烈绽放的绣球花。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娟 吴翼超 史桦 文/图
在江川区安化乡光山村,绣球花宛如一场绚丽的梦,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的农业种植格局,绘就一幅生动的致富画卷。走进绣球花种植大棚,仿佛踏入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一株株绣球花枝繁叶茂,硕大的花球相互簇拥,争奇斗艳,释放出迷人的魅力。
这一片花海的背后,离不开来自河南省的花卉种植大户——昆明坤海花卉种植有限公司江川区绣球花栽培基地负责人李胜利。2017年,一次偶然契机,经朋友介绍,他来到江川考察,立刻被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所吸引。“我们看到这片土地是红土地,感觉它适合种植蓝色的绣球花。同一品种的绣球花,在不同酸碱度土壤中开花的颜色也不同,酸性土开蓝花,碱性土开红花。后来我们把这里的土和水拿去省农科院化验,确定适合种植绣球花,便在2023年开始大规模投资种植。”李胜利回忆道。
李胜利种植绣球花的创业之路由此开启,经过几年的精心耕耘,种植技术与销售渠道逐渐成熟。
如今,光山村的绣球花种植规模已达330亩,种植品种20余个,涵盖“大海蓝”“无尽夏”“孔雀”等,其中,“大海蓝”最为畅销。“‘大海蓝’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插在家里至少能保鲜20天,比较好养,所以顾客都喜欢购买。”李胜利介绍,“大海蓝”产量可观,去年基地产量约200万枝,今年预计超300万枝。这些娇艳的绣球花不仅在国内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畅销,还远销俄罗斯、东南亚等地。
“一亩地大约能产2万枝花,国内大城市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到了冬季,俄罗斯气候寒冷,鲜花稀缺,我们的A级、B级花出口到俄罗斯的数量也很可观,平时也有大量鲜花发往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李胜利说道。
为拓宽销售渠道,公司积极寻求合作。今年7月初,盒马首个“绣球盒马村”在光山村正式挂牌,为基地带来稳定订单。“盒马基本采用订单销售模式,根据每天的销售情况向我们下单,要什么品种我们就采摘什么品种发货。”李胜利说。
绣球花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公司效益蒸蒸日上,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当地村民的生活。村民普晋伟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以前种农作物收入不太理想,结识李总后改种绣球花,去年种了10多亩,一亩收入有八九万元。今年扩大规模,种了30多亩。”普晋伟笑着说。公司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包销产品,让普晋伟没了后顾之忧,绣球花已成为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绣球花种植基地,像普晋伟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基地的工人大多来自周边村子,村民刘丽便是其中一员。2023年,刘丽来到基地工作,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以前种地收入不稳定,一家人一年能挣几千块就算不错了。现在我在基地上班,一年能挣两三万元,既能照顾老人、小孩,经济条件也改善了,以前不敢想、不敢买的东西,现在都买了。”刘丽笑着说,她还在工作中学到了采花、剪枝等技术,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
目前虽处于用工淡季,基地每天仍有40人左右在工作,到10月至次年5月旺季,用工人数将达80至100人,工人月收入基本在3000元左右。绣球花产业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
展望未来,李胜利充满信心地说:“我们打算继续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同时,上级公司也有打造大型物流的规划,未来鲜花可直接从基地打包发货,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
绣球花,这朵绽放在江川大地上的绚丽之花,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特色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引领着当地百姓走上致富之路,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
相关阅读:
- “花蚊子”来袭,当心感染基孔肯雅热 2025-08-13
- 种好柑橘致富树守 牢防返贫底线——华宁县产业赋能促增收答好“防返贫底线怎么越筑越牢”之问 2025-08-12
- 流淌在指尖的文化血脉——新平花腰傣竹编技艺的坚守与创新 2025-08-06
- 金厂村花椒丰收绘就致富新图景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