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10862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12-06 |
江川区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十三五”期间,江川区瞄准短板,精准发力,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建制村100%实现了通硬化公路的目标,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运输环境,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城乡发展步伐。
蜿蜒的山路,两边林木郁郁葱葱,驾车驶往安化乡早谷田村委会烂泥箐村,一路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然而,就是这段8公里的山路,多年来阻碍了烂泥箐村和外部世界的联系。2017年,经过多方筹资修通早谷田村委会至烂泥箐村的水泥路后,改写了烂泥箐村道路闭塞、群众出行难的历史。“村村通公路,寨寨连成网,农民致富奔小康。”在烂泥箐村,村民用这样的顺口溜表达喜悦之情。对他们来说,是“村村通水泥路”这项民生工程,把以前的泥巴路变成了“致富路”。自道路修好以来,安化乡结合烂泥箐村地处山区的实际,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安化乡光山村委会香柏甸村是山区贫困村,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烤烟和蔬菜,种植规模达到了1200多亩。过去,由于道路不通畅,信息闭塞,村民走不出去,客商进不来,蔬菜增产不增收。现在,公路修到了村里,运输农产品的车辆也开到了田间地头,村民脱贫致富有了盼头。
近年来,江川区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每年都投入资金改善山区群众的出行条件,先后为安化乡28个自然村修通了总里程60多公里的11条通村水泥路。
据安化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依托农村公路建设,2018年安化乡实现了脱贫摘帽的目标。在安化乡的每一个山区村,村民迈出门槛就能走上宽敞、安全的水泥路,收购商也能开车进村把村民种植的蔬菜、养殖的牲畜拉出去销售,还能吸引远道而来的人群前来消费,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巨大福利。
一条条农村公路,不但修到了农民的家门口,而且还修到了田间地头,不仅解决了农民出行难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善了生产条件,带动了产业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打通了快捷通道。
据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江川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4亿元,完成了88条、238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建设,为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玉溪日报通讯员 刘琼)
相关阅读:
- 经济日报:理解“四稳”之首加力稳就业 2025-05-16
- 江川新农人种出“莓”好生活 2025-05-16
- 江川新农人种出“莓”好生活 2025-05-16
- 通海四寨西瓜迎丰收 2025-05-16
- 黄龙社区建设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基地 2025-05-16
- 县纪委监委监督前移助力森林防火 2025-05-15
- 戛洒镇旅游环线建设有序推进 2025-05-15
- 路居镇千亩马铃薯开挖上市 2025-05-14
- 甸中镇高效节水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