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69843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1-10 |
红塔区多举措建设美丽红塔
2017年,红塔区环境质量得到有效巩固和改善,主要地表水水质总体稳定达到功能区要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一级天数持续提高,空气质量优良率位居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前列,公众环保满意度显著提高。
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活动,大力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及市级生态文明村创建。截至目前,春和、李棋、大营街、研和、北城、高仓、小石桥和洛河8个涉农乡(街道)全部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春和、研和、李棋、大营街4个街道已完成国家级生态乡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编并通过省环保厅评审;8个乡(街道)共62个社区(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创建率达93.9%。全区共创建绿色社区15家(省级6家、市级9家),绿色学校21所(省级6所、市级15所),绿色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境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采取抓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方式,积极推进污染减排监管、环境安全检查、环保专项行动、环境应急监管等工作,开展重点企业深化治理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突出问题。2017年,累计出动环境监察人员774人次,检查企业258家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80份。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30件,涉及四个配套办法案件6件,其中责令停产整改5件,责令限产整改1件。全年累计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3件,移送法院强制执行案件6件。
不断加强核与辐射规范管理,红塔区内8个放射源使用单位和17个射线装置使用单位全部取得省环保厅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同时,不断提升环境监管信息化水平,中心城区周边龙潭片区、梅园片区、研和片区钢铁、水泥等14户重点排污企业主要排放口全部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47套,企业在线监控系统与市级监控中心实现联网运行。
创新环境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在红塔区行政区域内设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截至目前,红塔区环境监管网格划分工作已经完成,覆盖全区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已建立运行。全区共设立三级网格,红塔区行政区域建立一级网格;研和工业园区管委会、红塔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各乡政府、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建立二级网格;各村委会、社区行政区域建立三级网格。同时,按照“定区域、定职责、定人员、定任务、定考核”的要求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方便管理和相对稳定”的原则,结合红塔区实际,科学划分环境监管网格,明确了网格之间的层级关系,进一步理清了环保、城建、城管、水利等部门间的环境监管职责,切实将环境监管的领导责任、主体责任、直接责任落实到了单位、岗位。
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明确监管责任,能够有效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监管效能、消除环境监管盲区,是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环境监管职责的有力抓手,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监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实现环境监管执法全覆盖。(玉溪日报通讯员 李媛)
相关阅读:
- 统筹“硬投资”“软建设”,“两重”建设良好开局(“两重”建设扎实推进) 2025-03-14
- 行动方案陆续出台 银行多举措助燃消费 2025-03-14
- 水塘镇大窝铺小组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 2025-03-14
- 红塔公路分局2025年公路日常养护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2025-03-12
- 多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5-03-12
- 玉溪多措并举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