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757232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日报 | 公开日期 | 2017-05-26 |
点燃创业激情 放飞创新梦想
一年前,吉星德亿总经理樊昊带着他的烟草风分器科研成果走进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一年后,吉星德亿不仅居身国内烟草设备研发前列,还首开玉溪工业机器人研发先河。
一年前,蓝顿景晖总经理陆静带着她的新能源运用控制技术研发项目走进众创空间。一年后,一线年产7万套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的自动化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都是在一年前,57个创业团队先后走进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在这里点燃创业的激情,放飞创新的梦想。他们是拥有好奇又探索好奇,向往财富又创造财富的创造力、创新力和推动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聚集创造力
2016年,伴着新年的钟声,一个想与更多人共筑“双创”梦想的年轻人施宇,在红塔区委、区政府和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为了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的掌门人,他创办的无量恒通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成为了空间运营商。
无量恒通投资166万元,对原红塔区科技展览馆进行翻修改造。一个集创客咖啡、企业办公区、产品展示区、培训辅导室、活动交流室为一体,提供办公桌椅、电脑设备、网络通信等配套设备的众创空间展现在人们面前。
2016年4月18日,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正式开园。秉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实体创业”宗旨,立足提供充足阳光、丰沛雨露、肥沃土壤,打造“双创”高地。按照一年扶持培育、两年加速培育、三年入园立业的节奏,面向全区超过4000户小微企业和千万青年创业者聚集创造力。
整合包括法律咨询、知识产权、管理咨询、培训服务、金融财税等11个服务机构入驻,为创客提供最优惠的专业服务支撑。场地租金一年免费、两年三折、三年七折,水电网免费使用,为创客提供最低价、最优质的资源支撑。实施创业辅导,推动资源共享,帮助对接各级扶持政策,为创客提供最实际的政策支撑。
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开园仅半年,就吸纳了包括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在内的40个“双创”团队入驻。至今,注册入驻空间的“双创”团队达到57个,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400人。
今天,再次走进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只见入口处的展示墙上,张贴着每一个创业团队的照片。凝视他们阳光的笑容,感悟他们坚定的眼神,看到的是众创空间如同浩瀚天穹,吸纳了点点繁星,通过聚集他们的非凡创造力,正成就着巨大的创新力。
打造创新力
2017年,春播好时节,樊昊说,吉星德亿与济南翼菲携手种下了工业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的种子。新叶吐绿时,陆静说,蓝顿景晖与美国杜仲实验室联合开发的太阳能路灯控制器产业化项目开始抽出了新芽。春花绽放季,绣尖顶的钱晓丽说,“公司+基地+绣娘”在彝绣产业链上的花蕾正含苞欲放。
蜂云源生物的张勇因为创新中华蜂养殖技术,正收获着“双创”的甜蜜。朗朗科技的甘玉善因为将3D打印技术运用于陶瓷生产,正塑造着“双创”的活力。馨艺花卉的李源因为潜心研发肉质花卉新品种,正培育着“双创”的艳丽。经历了重重创业挫折的朱永云和他的昊协科技,则在虚拟现实技术运用研发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一年后的今天,再用全新的视角关注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时,感受到的是“双创”正在催生繁荣、推动进步。之所以能在这个1523平方米的空间内激发出如此强劲的创新力,政府有形之手带来的政策扶持支撑、市场无形之手带来的资源配置支撑成为关键。
红塔区17个政府部门整合政策,形成合力扶持“双创”。自空间投入运行至今,推动15户企业入列“两个十万元”培育工程,获得45万元财政资金扶持。推动7户企业进入“贷免扶补”和“红色贷款”扶持项目,获得75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帮助2户企业入列高新技术企业,10户企业入列科技型中小企业,5户企业入列农业示范基地……
从绣尖顶与秒银科技联手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众心农业与万方制药合力推进中成药生物提取,到吉星德亿与济南翼菲携手组建工业机器人研发中心,凯思诺与中科院联合成立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进行太空育种培育,直至蓝顿景晖与美国杜仲实验室联合,共同研发新能源运用控制技术,市场化配置资源,实现了创新力的有效聚合。
培育新动力
400人“双创”队伍中,聚集了6名博士、40名硕士、30名工程师以及2名红塔区新兴人才,让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成为了人才聚集高地。
2016年,红塔区专利申请量870件,占全市的57%。专利授权量达496件,占全市的54%。在这当中,超过三成的成果来自空间“双创”团队。
入驻空间的“双创”企业产值实现了年均超过40%的增幅,吉星德亿、蓝顿景晖、维美鑫即将从空间“毕业”迈进工业园区。
透过红塔区科技局局长普联义列举的这三组数据,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正通过聚集创造力、打造创新力,为红塔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钱晓丽的“公司+基地+绣娘”彝绣产业链,正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发展新动力。张勇的中华蜂养殖技术创新,正提升着传统蜂蜜品质。朗朗科技的3D陶瓷打印,正改变着传统的陶瓷生产工艺。
吉星德亿的工业机器人研发、蓝顿景晖的新能源运用控制技术研发、昊协科技的虚拟现实技术运用研发,不仅填补了玉溪装备制造业领域研发的空白,并极有可能成长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
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推出新的工艺流程、拓展新的产品类型、打造新的商业模式。相信这一源于头脑的创业与创新,在带来创造与颠覆的同时,将为红塔区推动新旧动力转换、重构经济发展模式、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提供无限的可能。
加快与风险投资的对接,扩展众创空间平台达上万平方米,推进中试孵化基地建设,加强与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对接,打造国家级孵化器。透过普联义和施宇的介绍,看到未来的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还将为更多的创业者点燃激情,为更多的创新者放飞梦想。
相关阅读:
- 青石雕狮魂匠心守文脉——通海滇南石狮雕刻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2025-07-30
- “中国经济圆桌会”共话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5-07-29
- 江川区面香缘花饽饽坊店主戴欣谚的创业故事 2025-07-23
- 2025年“十百千万工程”云南省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户、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示范带头人认定公示 2025-07-18
- 新时代演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交流活动举办 2025-07-18
- 首届龙马山越野跑点燃全民健身热潮 2025-07-16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 2025-07-15
- 商务部:创新优化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 促进夏日消费持续升温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