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4689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4-01-07 |
抚仙湖东岸种下蓝莓322亩
调整种植结构 减轻面源污染
抚仙湖东岸种下蓝莓322亩
为进一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确保抚仙湖Ⅰ类水质,华宁积极调整沿岸农业种植结构,在抚仙湖东岸掀起蓝莓种植热潮。截至去年底,共种下蓝莓322亩,顺利完成市级下达的300亩种植任务。
蓝莓,学名越橘,也称“美国蓝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有防止脑神经衰弱、增强心脏功能、明目及抗癌等独特功效,适合在华宁县多地生长,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果树品种。据相关专家介绍,蓝莓种植施用化肥少、农药少,需水也少,是有利于保护抚仙湖和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按照市委、市政府保护抚仙湖“四退三还”的总体思路,华宁县积极调整沿岸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蓝莓种植。县委、县政府从各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蓝莓种植工作组,进村入户宣传指导农户种植蓝莓。县农业局专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蓝莓种植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种植经验,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作蓝莓种植专题培训。同时,积极引进蓝莓种植企业、种植大户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沿岸农户发展蓝莓种植,增加农民收入。此外,县农业局还将对验收合格的蓝莓种植企业、种植大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目前,华宁县已建成百亩蓝莓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1个,由玉溪市鑫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主投资建设。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蓝莓进入丰产期后,亩均产量可达550公斤,以平均单价每公斤100元计算,亩产值将达5.5万元,可见蓝莓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记者 周恒 陈志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