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59520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4-08 |
峨山县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练江社区网格员向居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蝶 文/图
今年以来,峨山县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实体、实用、实战”为导向,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持续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等,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让群众反映问题“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整合资源
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走进峨山县综治中心综合服务大厅,宽敞明亮的大厅里,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警调服务等窗口有序运转。“中心整合各部门力量,采取‘常驻+轮驻+社会力量入驻’的方式,通过部门共驻、资源共享、矛盾共调,实现‘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解决问题。”峨山县综治中心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宋治成介绍。
据悉,目前,峨山县共建成三级综治中心87个:县级综治中心面积达470平方米,集矛盾化解、治安防控、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乡级综治中心与派出所、司法所融合建设;村级综治中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延伸服务触角,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格局。
同时,峨山县组建综治中心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及专项治理、专项行动等工作,做好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分流交办,适时对各乡镇(街道)、各单位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导、调度,并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同处置、督办考评等工作。
创新机制
“派单吹哨”解难题
“前几天,几名务工人员因讨薪问题来到县综治中心,经多部门协调沟通,工人们当天下午便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峨山县信访局四级调研员李舜安感慨道。这得益于完善的“派单、吹哨、督办”机制,综治中心对复杂问题“派单”至责任单位,乡镇可“吹哨”请求上级支援,未办结事项启动“督办”程序。
在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过程中,峨山县细化完善首问责任、分流交办等7项工作制度和研判预警、领导包保等8项运行机制,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前端实行“一窗受理、全量归集”,解决诉求分散问题;中端按高、中、低三级风险分类交办,明确谁主管谁负责,对职责不清事项采取派单分流;末端实行销号管理和跟踪回访,确保矛盾化解“全链条闭环”。
运用“派单、吹哨、督办”三项机制,2024年累计派单118件、吹哨18次、督办9件,推动治理工作重心下移。今年以来,通过分级处置、协同联动,实现48件派单事项高效办结、7次吹哨精准调度、4次督办压实责任,确保综治中心“有权管事、有章办事”。
“综治+网格”
实现治理全覆盖
“这段时间山上的野花、野菜比较多,你们要多注意,不要随便食用不认识的野花、野菜,以免引起食物中毒,这些宣传手册你们多看看,记在心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及时告诉我们,或者到综治中心来反映。”峨山县双江街道练江社区网格员龚俊豪在日常巡查中反复叮嘱群众注意食品安全。安全隐患排查、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整理汇报等,是网格员的日常工作。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峨山县积极探索“综治+网格”新模式,以“党建引领,服务优先,一网共治”为主线,将网格作为基层治理单元,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参与共治共建。“在社区治理中,我们通过‘综治+网格’的管理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提供问题线索,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前沿触手。”双江街道练江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旭介绍。通过抓早抓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按照“查风险、除隐患、保稳定、促发展”的总体要求,持续推动“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见效。
“下一步,我们将从实战利民、科技赋能、队伍培优三方面入手,让综治中心成为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化解‘桥头堡’和社会治理‘晴雨表’,同时用好‘综治+网格’模式,努力实现党建引领规范化、平台融合一体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服务群众精细化、平安建设系统化的目标,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为峨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法力量。”峨山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县综治中心负责人张云凤说。
相关阅读:
- 红塔区综治中心: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运行”转变 2025-04-08
- 通海县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2025-04-08
- 锦秀社区综治中心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2025-04-08
- 元江-红河玉溪段河流防洪治理工程可研(含勘察)报告编制技术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4-03
- 周建忠到峨山县调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情况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