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综合防效,通海县2016年水稻专业化统防工作采用智能植保无人机统防,并同时召开了科技推广现场观摩会,通海县科协相关工作人员、县农业系统专家骨干和通海县清禾卫士植植保护协会相关技术负责人参加此次观摩,以智能无人机统防引领通海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迈入互联网+新时代。
通海县水稻大面积栽培区域主要集中在河西镇改水沟村和纳古镇,纳古镇主要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薄弱产业,为了减轻作业工作量、提高防效确保粮食增产增收,每年均在纳古水稻种植区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工作,自通海县清禾卫士植物保护协会成立以来历年由协会承担统防工作任务。2016年7月29日,结合当前纳古镇水稻正处于防治穗稻瘟和稻曲病的关键期,通海县植保植检站、植保协会与“云南佩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与业务合作,引进智能植保无人机对纳古镇300余亩连片种植水稻开展统防统治,防治水稻穗稻瘟和稻曲病。
植保无人机,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无人飞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合作公司佩森国际拥有电池动力直升机、燃油直升飞机、多轴飞行器、航摄测绘机和固定翼无人机等五种机型。智能植保无人机机型娇小而功能强大,可负载8-10公斤农药,具有作业高度低,飘移少,可空中悬停,无需专用起降机场,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提高防治效果,其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资源使用成本。使用植保无人机统防远距离遥控操作使喷洒作业人员避免了暴露于农药的危险,可有效降低农药残留和污染对作业人员造成有伤害,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等诸多优点,还能通过搭载视频器件,对农业病虫害等进行实时监控。智能无人机植保与传统人工作业相比,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不高、易保养,在低空喷洒农药,每分钟可完成一亩地的作业,其喷洒效率是传统人工的30倍。
为加强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纳古水稻种植区还于5月初组织安装了8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水稻粘虫、螟虫等,综合应用科技手段提高防效,为纳古镇水稻增产增收提供保障,同时也为下一步在我县合适的区域、合适的作物病虫害上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提供示范带动作用。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未来的农业将会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和数据支撑达到种养业的场景化、智能化,真正进入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形成全产业链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