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80931 | 文     号 |   |
来   源 | 元江新闻网 | 公开日期 | 2019-09-16 |
70年 :时代变迁见证元江美丽乡村巨变
本网讯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县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使得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向往得以实现。
走进澧江街道莫郎村委会那嘎新村,处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合理的村庄布局,整齐联排房屋和干净的村庄,配上房前屋后花卉、蔬菜的绿意点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展现在眼前。
赵老福是莫郎村的老党支部书记,对于70年来莫郎的变化,他深有感触,也最有发言权。
澧江街道莫郎村委会主任李华飞介绍说,通过这次易地扶贫搬迁,排除了地质灾害隐患,也解决了老村子脏乱差的问题,同时改善了人民群众的人居环境,我相信在政府的支持,还有我们全村人民的努力下,我们莫郎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农村的改变根本还是需要产业,产业兴农村才会兴,产业发展挑起了农村发展的大梁。在甘庄街道它克村委会果园里,村民杨普发正在为自己家的椪柑橘除草,这片柑橘是他们一家致富的希望。
说到这些年来家里的变化,杨普发高兴的告诉记者,他家一共有5亩的柑橘地和3亩油桃地,为他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村民杨普发说:“虽然说我的这个八分地才栽了90多棵苗,但是后期价格还是比较好。一公斤卖到七八元钱,这块地总的收入还是到了8000多块钱。”
元江县它克林果协会会长蔡技新说:“我们合作社主要是为农户解决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到水果成熟的时候,引进外地老板收购,解决农户的产销问题。比如说去年,我们合作社橘子的产量达到了12000吨,实现产值3300万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16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展示了中央对农村的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是把农村发展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元江县吃透政策、把握机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产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鼓励当地村民,提高专业化程度,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据统计,2018年元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达到了10365元,是1980年127元的81.6倍。现如今的农村过上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生活,并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大跨步向前。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梦萍介绍说,把元江农业农村的各项工作和整体发展提升到全新的坐标体系,以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优势不断呈现、宜居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为元江县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再发力、再推进、再添活力,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现深度融合、互补双强,争取新的更大的突破。(记者 方宏卫 白姝琦)
相关阅读:
- 2万余名球迷见证云南玉昆中超主场首胜 2025-04-07
- 2万余名球迷见证云南玉昆中超主场首胜 2025-04-07
- 云南省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讲座第147讲举行 2025-04-07
- 元江-红河玉溪段河流防洪治理工程可研(含勘察)报告编制技术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4-03
- 元江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五次会议 2025-04-03
- 元江县推进烤烟精准生产和移栽工作 2025-04-03
- 元江花农抢收茉莉供应全国市场 2025-04-03
- 元江县龙潭乡实施科学化育苗 2025-04-02
- 元江:整理烟地备移栽 2025-04-01
- 无人机“送快递”元江蕉农增收入 2025-03-28